這薛季宣顯然是提前做了功課,講起武昌的曆史徐徐道來。
趙構微微頷首,“你所言行宮之地,可是當年孫權建避暑宮之舊址?”
薛季宣愕然,“陛下竟知曉此事?”
趙構含笑不語,我不僅知道,我爹還親自去過你信不?
“陛下博聞,臣等不如遠矣!”周三畏感慨說到。
雖然這並非是什麼秘密,可曆時久遠,若非看過一些當年的典籍,知道的人還真不一定很多。
一路無話,進入到縣城之後,便是來到駐蹕之地。
趙構下了步輦,登高遠望,基本上可以俯瞰大半個縣城。
“如今縣中有多少人口?”
“城中有人丁五萬餘,整個縣有口十八萬。”
“之前鄂州水害,武昌受影響可大?現在民生如何?”
“縣所處之地略高,有影響並不算大,而且陛下調遣糧米、銀兩派遣趙大人前來賑災,百姓得意安居。”
“自臣赴任,陛下先是減免稅負,又有知州李光大人、通判唐閎大人赴任,二位大人儘皆愛民,興修水利、赴各縣督促開墾荒田,僅武昌一縣得田畝十五萬,去歲乃是大豐之年,百姓富足,今年同樣豐收,臣已經遣縣中官吏分赴各地督促收糧。”
“唐閎大人赴任通判後,大行農事,州衙也遣了相應官吏前來巡查。”
“你所說可是勸農諸事?”
“正是。”
“你以為,這勸農之事可有成效?”
“雖隻有一年,但是成效甚大,耕種之時,州中會遣專人前來,分赴各縣宣講耕種之理,並且州衙鼓勵縣衙和百姓蓄養耕牛,縣中若是缺少耕種器具,州衙也會儘力從其他縣中給與調配,若是有田地荒廢或者耕種不及時者,臣以及相應官吏會受到州衙處置。”
“雖然現在夏收未曾完成,但是從各地稟告來看,今年收成比往年的豐年還要多一成半到兩成,明年有了新開墾的這些田畝,收成能多兩三成。”
趙構滿意的點了點頭,轉頭朝著周三畏以及伴駕的戶部官員說到,“之前唐閎對奏,言及《十二事勸農》,朕下旨命其在鄂州之地推行,如今聽聞薛季宣所言,顯然收小不小。”
“戶部當詳細探查鄂州各地勸農之事施行情況,以及其利弊,若是條件成熟,便可以向其他州府推行。”
“農事為國之根本,若是年年豐產,百姓得以安康、朝廷得以富足,再配合李椿年所推行經界之法,便是萬年之基。”
“此事甚為重要,爾等當用心著辦,不可輕忽。”
“臣明白!”
又閒聊片刻,薛季宣便是稟告,“陛下,膳食已經備好。”
“哈哈,既如此,那咱們便用膳。”
雖說是一縣之地,可是吃用也極為豐盛,其他的不必多說,主菜清正武昌魚便是足以吸引人的視線。
“陛下,這條魚是縣中打撈上來的,最大的一隻,近有尺半,臣讓庖廚以清燉之法,保其味美而鮮……”
藍珪給趙構夾了一塊魚肉,又盛了一小碗魚塘,趙構嘗了嘗便是滿意說到,“不錯,不愧是受到盛讚的武昌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