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朝霞滿天,遠處的高山重巒疊嶂,河流蜿蜒,草木繁茂,如此良辰美景之即,一輛火車如一隻一往無前的鋼鐵怪物一般在“轟隆”聲中直指祖國南部邊疆。
在缺乏信息來源的80年代,人民極度渴望收獲新的資訊,雜誌,小說,廣播,電視,報紙,甚至是課本,都被人們如饑似渴的爭相閱讀學習著。
肖衛國的小說在封閉的火車裡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在許多官兵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時代,許多官兵連報紙都讀不懂,他們平時獲取故事的來源多是來自廣播和戰友之口,在這種情況下《亮劍》的朗誦版一出,立刻就顯示出了它的無敵本色。
昨夜楊文碩和肖衛國在餐車裡輪流朗讀,兩人嗓子都冒煙了也沒有滿足官兵們聽故事的**,幸虧部隊紀律嚴明,到了時間必須休息,他們這才逃脫掉破音的懲罰。
第二天官兵們同樣渴望繼續聽到這樣的故事,可像昨晚那樣朗誦,頂多也就能照顧到兩三個車廂裡的人。
因為火車本身的雜音,相鄰的車廂裡甚至都有許多人聽不清楊文碩的朗讀聲,領導們商量了一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楊文碩被請進了火車裡的廣播台,由他和火車裡的廣播員輪流為大家在特定時間裡朗讀這本小說。
肖衛國呢,他被放回去繼續寫小說,官兵們一致要求他要堅定這次的創作,一定不能降低寫作水平,而且速度還要快,一定要發揮出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十六字軍事作風。
今天官兵們除了日常的活動,還有一項特彆的節目,就是聽廣播,做了動員,唱了軍歌,廣播時間也到了。
“各位戰友大家好,我是本次列車的廣播員康寧,今天應大家的要求,由我和軍報的記者楊文碩同誌一起為大家朗讀一篇名為《亮劍》的小說,小說的作者叫肖衛國,他是一位非常年輕的武器專家,此刻他也在我們這趟列車上,他要跟我們一起去前線為祖國的平安定而戰鬥,。”
隨著列車上的廣播持續播報,整列火車上變得鴉雀無聲,就連原本在看其他小說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書,有一節車廂的喇叭有點問題,有一部分座位因為離得遠聽不清廣播的內容,所有人都離開座位跑到了其他座位跟戰友們擠著繼續收聽。
自從《亮劍》被在火車上廣播以後,火車上的官兵就多了一個固定內容,那就是聽廣播,而肖衛國也因此認識了不少火車上的官兵,他們都是聽完《亮劍》後慕名而來,想看看是怎樣的人才能寫出《亮劍》這種好的戰爭小說出來。
有幾個軍官聊的比較多,當聽到肖衛國說《亮劍》是參考了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晉西北的幾個名將的真實故事之後,他們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後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肖衛國的車廂。
老式綠皮火車的速度雖然慢,但架不住它夜以繼日毫不停歇,火車終於接近了目的地,其他人也終於聽到了秀芹被殺的那一段,官兵們虎目含淚,他們同樣想不明白這麼好的女人肖衛國為什麼要寫死她。
可他們已經無心再問,因為他們要下車了,下車就要上戰場,他們還要做好戰前的一些準備,對山本這些小日本的怒火就留著對越軍發泄吧。
列車終於停靠在了戒備森嚴的車站,大批士兵整裝下車,拖在貨運車廂的各種裝備也被士兵們或開或抬弄下了火車。
邊漢文和肖衛國先是被同車廂的沈放和楊文碩兩人送下來,四人分彆後邊漢文和肖衛國兩人才扛著肖衛國的三個碩大的袋子往車站外麵走,一路上一些認識肖衛國的人紛紛跟他打招呼,肖衛國同樣一一認真回應。
就在他們快要離開車站的時候,隻聽見身後突然有人喊道:
“肖衛國,秀芹就不能不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