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接觸過老式計算機,肖衛國竟然從來不知道最老型號的電子管竟然跟玉米棒子有的一拚,怪不得老式計算機動不動就說幾層那麼高,幾十幾百噸那麼重,幾萬根玉米棒子裝在鐵框架裡想不巨大怎麼可能?
而蘇聯把玉米棒子大的東西後來改進到了花生米大小,可對見慣了納米級產品的後世人來說花生米真的很小嗎,那同樣是芝麻粒與大彆墅的區彆好嗎。
儘管後來電子管還能做到更加小型化,可它終究不可能做到納米級彆,所以蘇聯從一開始就點錯了科技樹,在這個賽道上他們跑的越遠,錯的也就越多。
有道是車大難掉頭,當西方進入集成電路時期的時候蘇聯就已經發現自己的電子管進入了死胡同。
蘇聯計算機的失敗不僅是科技路線的選擇問題,其中來自體製僵化和高層不作為不支持也有很大的原因。
蘇聯最優秀的計算機采用的是三進製,而後來所有的計算機全都是二進製,這又是另一個不同之處,都說是三進製三進製比二進製更優秀,可傳說是傳說,除非它真的有一天能在現實世界裡對二進製計算機進行碾壓,否則一個注定失敗的產品,再多高深的理論也隻是空談和妄想。
肖衛國在參觀完一些學校裡的設施後又受邀在一個階梯教室裡進行了公開演講,演講中肖衛國先是大談西方某些科技的領先,又講到了他和他的祖國對蘇聯以及整個蘇維埃的積極認可,隨後他話鋒一轉又講到了中國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中國領導層和全體國民對市場經濟的積極應對措施,接著他有講到了一些改革開放後的好處與壞處,對黨和全體國民的考驗等等。
雖然蘇聯高層部為人子做了最壞的榜樣,但蘇聯的青年學子和學者教授卻多數還是想要蘇聯能長長久久下去的,可有些事非他們不可,有些事他們說了卻不算,徒呼奈何。
隨著肖衛國的講解,莫斯科國立大學的青年學者對中國升起了許多好奇,在肖衛國的口中中國的社會主義體製雖然學自蘇聯,經濟和科技也遠落後於蘇聯,可他們卻有許多很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現在遠遠落後於蘇聯的中國布爾什維克竟然更加的清廉,最頂尖的小那部分高層和二代犯罪竟然也會被審判後槍斃。
原來中國的布爾什維克為了擺脫時代發展的困局,他們竟然要帶領幾億中國人民正要邁出全世界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沒有想過的那一步。
在肖衛國的口中蘇聯已經陷入了一個困局和怪圈,偌大的蘇聯現在隻靠石油經濟續命,如果石油危機到來蘇聯的經濟發展必然嚴重受挫。
科技方麵蘇聯在航天和軍工的某些方麵無愧於地球霸主,可民生凋敝卻是蘇聯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肖衛國的演講可謂乾貨滿滿,全程無半點廢話,肖衛國怕蘇聯高層會聽到他的演講嗎,當然不會,聽到又怎麼樣,這些問題隻要細心觀察縝密考證誰都可以得出結論,可要怎麼解決問題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