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不能說不厲害,畢竟蘋果公司的所有成功都被放在了他的身上。
可要是把喬布斯神話也沒必要,他隻是一個普通的禿頂中年男人,雖然他創立了一家叫蘋果的公司,而這家公司也的確賺了許多錢。
可就像其他所有的“成功人士”一樣,他們的成功多數隻是搭了時代的快車道,他們隻是那隻站在風口上的那豬而已,或許他們在某些方麵有一定的才能,但他的才能在行業內一定做不到拔尖,也一定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所在。
細細數來,從古至今任何時代都有富甲一方甚至是富可敵國的人物,這種人稀有卻並不稀缺,也從來不值得讓人稱頌。
這些富豪在美國之所以受到推崇,一來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拜金文化,二來美國急需要樹立這樣的榜樣,這種榜樣有助於推行他們的“美國夢”,也有助於讓全世界人從那個人的身上更直觀的看到他們的夢想被具現化。
所以美國必須樹立這樣的榜樣,現在的山姆·沃爾頓,之後的比爾·蓋茨,傑夫·貝佐斯,喬布斯,埃隆·馬斯克,他們無一不是這種製度下的必然產物,要知道這些驚人的財富並不是非他們不可。
蘋果,喬布斯和他的計算機專家朋友在一間租來的小倉庫裡創建的公司,因為抓住了個人計算機這個時代浪潮,所以他們得以乘風而起。
可也正是因為個人計算機的階段性失敗,所以喬布斯被自已重金雇傭來的高管聯合其他股東驅逐出了蘋果公司。
或許是因為在自已擅長的計算機領域接連失利,所以蘋果的高層急了,煩人精喬布斯已經滾蛋,可他們依舊沒有緩解焦慮的心情。
蘋果開始尋求變化,計算機既然失敗,那賣點彆的可以嗎,衣服,鞋襪,皮具,玩具,隻要他們能看到的他們都想做,可做計算機才是一條走的人比較少的康莊大道,想在老派生意中出頭,哪裡有那麼容易。
所以蘋果公司越來越混亂,許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自處,因為我計算機設計的不好所以讓我設計短褲?雖然同樣屬於設計工作,可這能是一回事嗎,我怎麼才能證明我能設計出一條優秀的短褲?
蘋果的混亂給了甲骨文的可乘之機,有道是水往高處走,甲骨文作為行業龍頭,挖幾個技術員並不過分吧,科技界裡向來都有互相挖人的習慣。
挖人而已,矽穀並不缺人才,可讓蘋果的人惱火的是,甲骨文的人實在是太下作,他們挖人不是一個一個的挖,而是整組整組的挖,甚至是一個辦公室一個辦公室的挖。
財帛動人心,出來上班的有幾個敢說自已不是為了錢出來的,要是真有人敢這麼說,建議所在單位立刻停了他的工資,錢往哪花不是花,用作捐款和投資還能抵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