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進入手機業務之前的蘋果還是很好對付的,喬布斯被自已人趕走,蘋果的管理層又讓蘋果內部變得一團糟,所以這家矽穀的普通科技公司已經徹底消失。
跟許多舔狗不同,肖衛國從來不認為喬布斯有多了不起,一個比較成功的企業家加偏執狂而已,他的成功更依賴於移動市場的崛起。
他又不是真正的技術大拿,跟比爾·蓋茨他們比起來,他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而蘋果之所以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能崛起。
一來是因為蘋果公司的技術和專利,而蘋果的技術本身恰恰跟喬布斯沒有半點關係,喬布斯的貢獻在於他的偏執,這家夥是個搞藝術的,他近乎偏執的認為所有產品都必須好看才行。
剛好世界經濟的發展已經到達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點,吃飽穿暖以後人就有了更高的追求,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對精神方麵的追求讓人類開始隻追求外觀和品牌,於是蘋果的筆記本,3,還有蘋果手機,就受到了熱烈追捧。
所以蘋果成功了,可現在距離那個時期還有十幾年時間,所以現在的蘋果不算強大,此刻它在矽穀也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企業被資本收購?這在美國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情,管他蘋果還是香蕉,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企業。
蘋果的事情遠沒有完結,收購或許很簡單,可收購之後的事情才是最複雜的,收購完成之後原來的工作人員怎麼安排?
甲骨文和快樂星球的項目不可能無限製的塞人,如果不把這些人利用好了,又失去了收購公司的意義。
所以在佐藤健一的建議下,趙雲瀾從寰宇銀行離職加入甲骨文,她與庫克一起負責蘋果剩餘的那些人,這些人依舊自成體係,他們依舊負責開發O係統和硬件。
那些做玩具和衣服的同事,則大部分被並入了陽光,陽光超市裡的產品設計以前都是外包給了香江,現在他們終於有了自已的設計工作室。
第一個對手已經被拿下,下一個又是誰呢,硬件目前還不太好說,軟件的版圖當然是越大越好,所以下一個就是太陽,趙雲瀾打算去拜訪一下自已的師兄們。
國內八十年代的好飲料可不少,光大牌的就有八家,北冰洋,冰峰,山海關,二廠,正廣和,亞洲,八王寺,嶗山,天府可樂,每一個都比可樂好喝,哪一個也都比可樂健康。
可惜改革開放後國內飲料公司經不住巨額外彙的誘惑,紛紛被以合資的名義收購,然後又紛紛被雪藏和摧毀,大廠都如此,小廠更是被殺的片甲不留。
現在兩大可樂巨頭還沒進入中國,隨著經濟的複蘇,國內飲料公司正是在蓬勃發展的時候,就在這時,陽光發出了一個扶持國內飲料企業的計劃,他們竟然邀請國內飲料企業入駐陽光的邀請。
陽光是什麼?國內最大的零售巨頭之一,國內另一個可以跟陽光相媲美的企業叫供銷社,可供銷社走的是全民供銷的路線。
陽光呢,平價,精品,品類豐富,它代表的是國內剛試行出來的一條全新的商業體係,而且最關鍵是陽光有海外係統,這就意味著陽光代表著“國際化”。
現在國內工廠誰不知道,想發財,去陽光,隻要能把東西擺上陽光的貨架,那就證明你的商品物美價廉,質量一流,然後等著收錢就對了。
平常陽光超市選貨非常嚴格,有的企業明明東西很不錯,可他們想進入陽光的供貨體係卻難如登天,有的企業領導和當地官員不得不去跟相關的企業和領導走後門求引薦。
陽光超市以前的飲料不算少,可合作商三得利的茶飲料在西方並不太受歡迎,可口可樂和百世可樂倒是都有合作,不過這兩個品牌的利潤基本都在兩家公司手裡,和陽光合作的也隻是他們的分銷商而已。
山海關與北冰洋也與陽光有合作,可國內的工廠基本沒有太多廣告投入,這就導致他們的品牌很難真正的打開國外的市場。
現在陽光廣邀飲料企業共商大事,各省大小飲料廠領導濟濟一堂。
“陽光要幫國內飲料企業開辟國外市場,跟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打擂台。”
“奧?跟可樂公司打擂台?這兩家的可樂我倒是喝過,賣的很貴,以前倒是沒了解過這兩家企業,既然是外國公司,規模上應該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