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有三條路。
第一條,留在醫學院內任教或者繼續深造。
第二條,背井離鄉去各大府城縣鎮籌建官辦衛生院。
第三條,進入在這幾年間已經又擴大了好幾倍的醫學院附屬醫館,義務坐堂三年,還歸自由身。
第一條路最是清貴,選擇了這一條就有最低等的官身。不過想要往上升,也難。除非是做出什麼大貢獻或者攻克了什麼疑難雜症,要不然就隻能慢慢去熬資曆,就跟那些翰林院中同樣要熬資曆的翰林官員們差不多。
第二條路最是艱苦,首先要背井離鄉不說,籌建官辦衛生院,最難的就是要獲取當地百姓的信任。隻要涉及一個‘官’字,都是被百姓們既敬且畏懼著的,想要得到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可想而知不會容易。但這條路,也是升遷最快的,每年跟其他官員一樣都會有政績上的考評,若是考評上佳,不是不能從地方再調到京城天子腳下來。
而第三條路,相對自由。隻需經過三年的實踐,離開後就有自己開醫館的資格。
通過考核的所有人,都有資格去選這三條路的其中一條。
青魚跟青梧這會討論的就是這個,“猜猜他們選的最多的會是哪一條?”
“如果是彆人來當這個醫學院的院長,我可能會猜第一條。但是你的話,”青梧語氣篤定,“第二條。”
青魚挑挑眉,“篤定的依據呢?”
“你雖然不常在學院,甚至裡麵的學生從入學到結業可能都沒見過你幾麵。但能夠留下的這些孩子,都是聰明人。你最想做的事,或者說你開設醫學院的目的,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他們給意會了。不是有句話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弟子嘛。你什麼樣,他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像你的。”
青魚不得不點頭。
等到發下去的抉擇書收上來彙總到她這邊來,結果確實如青梧所說那樣。
選擇第一條路的,隻占了所有人的不到兩成,選擇第三條路的,更是不到二十人,其餘的全部選擇了第二條路,甚至還有不少的女孩子。
這讓她有些驚喜。
“終有一天,大家會看到,起碼在醫術這方麵,女子不比男子差!”
“與卿那邊準備得如何了?”
且不說選擇留校任教或繼續深造和選擇去醫館實習的,那些選擇了第二條路的孩子,青魚也沒想著讓他們孤身一人孤零零地奔赴各處,去建設從無到有的衛生院。
方與卿進了兵部後不久,就接到了上方派下來的命令。
親自挑人,親自選人,儘可能訓練出一批合格的護衛出來。
所謂的合格,標準就是向他自己看齊,既能夠打架保護自己要保護的人,也能夠處理得了一些日常瑣事。算是保鏢和秘書的綜合體吧。
現在正好就是要用上這些人的時候了。
臨上任之前,選擇了第二條路的眾人聽說院長有話要囑咐他們,連忙趕到大講堂前麵的寬敞空地上。
青魚負手站在台階上看著所有人匆匆趕來,等人差不多到齊之後,隻囑咐了一個字“等!”
等啊等,等了差不多一刻鐘,人群中有耳朵比較靈敏地猛地扭頭朝身後看過去。
很快,更多人就聽到了從身後傳來的整齊的腳步聲,一步步朝這邊邁近,越近,越能感覺到腳下的地麵在隨著每一步落下在震顫。
等到看見一個整整齊齊近千人的隊伍被一位穿著盔甲麵容冷肅的小將帶進來,所有人不明所以地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