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改變了隊形,由橫著的一字型變成豎著的1字形,打頭的自然還是探路先鋒大非哥。
墓道並不長,拐過幾個彎以後便到了儘頭。
一路提心吊膽,然而卻是風平浪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仿佛莫非口中的機關隻是他的臆想一樣。
莫非自己也是一頭霧水,似乎有點不敢相信這個結果。
不過沒出事就是好事,他也沒糾結,隻當這機關真是因為年久失修而沒起作用。
墓道的儘頭,是一尊造型奇特的巨大青銅器。
這個青銅器足有水缸那麼大,整體成圓柱形,腰部內斂,兩頭寬,中間窄,平底三足,兩側各有一對老虎紋飾的耳朵。
之所以說它奇特,是因為它的器蓋上用青銅鑄了幾十個立體雕像。
這些雕像是一夥青銅小人,每個小人腳下都有一個造型古怪的底座,身側都有著部分建築一樣的背景,擺放很是淩亂,看不出來想表達的是什麼畫麵和故事。
我變換著角度仔細觀察,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青銅器後麵不遠處則是一扇巨大的青銅門,看著非常厚重。
門上刻了一幅畫,那是一個勇猛無匹的虎頭圖案,做張嘴怒吼狀,邊上還刻了幾行銘文。
北魚翻譯了一下,大概意思是說這門後麵的,是南越國最為驍勇的將軍呂遺。
這位名為呂遺的將軍,從武帝立國以後便跟在他的身邊,是武帝麾下最為得力的部下,立下過赫赫戰功。
這位將軍對武帝忠心耿耿,在武帝死後自刎殉葬。
鑒於這位將軍生前的豐功偉績,所以武帝特許給他一個單獨的殉葬室,讓他在死後依然可以伴隨在武帝左右,跟隨武帝繼續出征雲雲。
莫非拍了拍青銅門“裡麵的這位爺肯定是頂級,剛才那殉葬坑裡的條件,連青年旅社都不如,簡直是集中營。”
“那幾個冰魄石棺等級稍高,可以算是賓館級彆。”
“這位爺倒好,直接獨立豪華包間,估計還是五星級酒店的豪華包間,關係戶就是不一樣。”
聽完北魚的翻譯以後,我隱約覺得哪裡不對“魚哥,這古代皇帝的陵墓,通常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的?”
我怕自己說得不夠明白,補充道“我意思是,是在皇帝生前,還是死後建?”
北魚說道“當然是在世的時候便開始修建,一來帝陵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修建帝陵所需要的時間非常久遠,可能要持續數十年之久,死後再修建的話,屍身化為白骨,可能陵墓都沒修建好。”
“二來修建帝陵所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非常龐大,龐大到你無法想象,甚至可能需要搬空半個國庫。”
“在位的時候,皇帝是萬人之上,但死後也不過隻是一具屍體,繼位者未必會願意花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去為前任皇帝修建陵墓,所以必須是在位、在世時就開始修建。”
我也早已就知曉答案,之所以問北魚,也不過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這銘文上說,這位呂遺將軍是在趙佗死後才自刎殉葬的,那趙佗又是如何得知自己死後,將軍會自殺,而事先就在自己的陵墓裡,為他準備好一間殉葬室呢?”
“難道這趙佗還能未卜先知不成?”
北魚說道“你的疑惑很值得推敲,這墓室的銘文撰寫都是墓主人的主觀表達,未必就是客觀事實,看來這呂遺將軍的死另有隱情,很有可能並不是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