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說,華族的發展理念中有一個核心內容就是為了子孫後代考慮,包括擴大華族控製的領地也是為華族未來的人口增長提供備用的容納空間。
這一思想與後世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謀而合。而後世在實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時候卻麵臨巨大的困難。
因為西方人已經製定了一套模式,這套模式是以透支資源為前提。同時他們還鼓勵人們享樂、浪費,以滿足資本擴張的需要。
這一模式天然就對我們所生存的空間和資源不友好。
但是標準已經被他們製定好了,那些發展中國家要想發展起來,就要按照他們製定的方向前進。
比如接受他們轉移的低端產業。那些西方國家保護環境的方式就是將自己的汙染環境的低端產業轉移出去,而不是去改變生活模式。
美國佬穿襯衫,那都是穿了就扔。他們一個人開幾輛車子。這種浪費的生活模式,促進了消費,增加了資本市場規模,但是卻浪費了資源,而這種浪費最終轉嫁到了發展中國家。
如果華族未來引領這個世界,就不會再建立這一套以資本為主導的經濟模式。
董良要在一開始就將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作為華族進步的基本原則。
在董良的要求下,未來基金的行事非常低調,隻有少部分人知道這個基金是屬於董家的。而那些知道一點內幕的聰明人會通過未來基金的投資方向來來判斷經濟發展的風向。
每一次未來基金改變投資,都會有一些人暗中跟風,這也是董良想要看到。
數日後,一份創辦於滬上專門報道商業活動的報紙刊登了一份消息。
未來基金投資五百萬華元與華族交通部合資建立翔雲飛艇公司,同時開辟兩條飛艇航線一條是從武昌到孟養,一條是從南京到景洪。
這兩條線路選擇非常講究,一路上都是山路,鐵路也沒有修通,交通成本高。
另外這兩條線路,與華族當前正在進行的次大陸戰爭有很大的關係。
到孟養的線路,緊挨著太平國控製的阿薩姆地區,這裡是進入孟加拉地區和印度東北部的重要通道。
除此之外,未來基金還拿出一筆錢與工部合作建立了一個飛行器研究所,這個研究所研究以空氣動力為基礎的飛行器。
利用華族生產的汽油機驅動螺旋槳,可以飛到天空,這樣的事情在華族的科學家看來已經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們早就已經提出了概念,現在隻是將設想變成現實而已。
這一設想由元首提出。徐壽最先根據這個設想進行了實驗,製造了一天驗證機,最終證實了這一理論的可行性。
與飛艇相比,這種飛行器的飛行速度更快,但是消耗的能源也要更多一些。
董良認為在飛行器研究方麵可以兩條腿走路,科技樹也不是隻有一條枝乾。不同的想法和思路就是科技樹延伸出去的不同枝乾。
這樣的枝乾多了,科技樹才能夠更加的茂盛。
另外,董良也主持召開了商業大會。各省的工商界代表出席會議,總人數有上乾人之多。
董良在這次會議上宣布建立環太平洋內部市場,梳理了太平洋沿岸地區不同優勢,並對其進行產業分工。
這次會議給華族的商人們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加了他們的信心。原本因為西方貿易斷絕而帶來的負麵影響一掃而空。
這次除了華族本土的商人,來自南洋、北美和南美的代表也出席了會議。
會議同樣給他們帶來了好消息,那就是華族將鼓勵商人們走出去,參與到太平洋沿線地區開發建設中去。
之前都是華族政府主導這裡的開發建設,現在有那麼多的民間資本參與進去,必將加快這些地方的建設。
華族之前受到西洋人的海上威脅,對於海外的建設以軍事為主,經濟投入上相對比較保守。
現在華族已經控製了馬六甲海峽和麥哲倫海峽,而且還在錫蘭島建設了前哨基地,整個太平洋現在可以說是華族的內湖也不為過。
董良這麼多年奮鬥,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當年的太平洋,是洋人們掠奪、壓迫華人的海上通道,現在這個大洋就是華族崛起源泉。
就在華族大會召開的前夕,一個個好消息從海外的戰場傳回來。
首先就是華族第三艦隊在陸軍的配合下,順利地解放了錫蘭島,島上的僧伽羅和泰米爾人都表示接受華族人的統治。
之所以這麼順利,那是因為華族承諾幫助泰米爾人拿下馬德拉斯地區作為他們今後的統治中心。
至於僧伽羅人,他們一直都是被壓迫的對象,隻要能夠給他們基本的生存權,他們就願意擁護你。
當然了,未來華族還是準備讓這些人都遷移到次大陸上去。
錫蘭島這樣一個重要的地方,扶植任何一個當地勢力去統治,在未來都會產生隱患。
反正整個次大陸現在也就三乾多萬人口,可謂是地廣人稀,等到將英國人趕走之後,隨便劃出一塊地方給他們建國就好了,這些人還要屁顛屁顛地感謝華族哩。
這次董良召開商業大會,還確定了未來支持次大陸重建的方案。
那就是讓華族的商人在戰後到次大陸去投資,去建設次大陸的市場。
華族未來將會在那裡扶持許多小國,這些小國互不統屬,但是這裡的市場必須是對華族開放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