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次大陸就是一個很好的舞台。
在他看來,那些當地的土王就是一群土雞瓦狗,這些人根本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
也就是當地的百姓天生溫順,要是在華族,這些人早就死上一百遍了。
出了阿薩姆地區,雅江與恒河逐漸河流,形成了孟加拉三角洲。沿著恒河繼續向南,到了原本的孟加拉地區,便可以看到成片的殘垣斷壁,到處都是戰爭和瘟疫肆虐過的痕跡。
這種荒涼與林嶽以前見到的那種渺無人煙的荒涼不同。
這裡原本是次大陸上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在殖民者到來之前,這裡的製麻和棉紡織業就很發達。
再加上當地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養活了大量農業和手工業人口。
這些人生活在這裡,建造了大量的房屋,到處都是人類生活過的痕跡。然而現在這些房屋因為無人居住或者戰火變得破敗不堪。
巨大的反差製造出來的荒涼景象就像是未日降臨過這裡一般。
十幾萬軍隊彙集到這裡絲毫沒有讓這裡變得熱鬨,反而讓這裡多了幾分肅殺的氣息。
“轟隆隆……”柴油發電機的聲音響起。
原本昏暗的作戰指揮室,突然間變得一片明亮。
林嶽一身軍裝筆挺,他的身材粗壯魁梧,天生就有一股子軍人氣質。
“諸位,我們已經打到了加爾各答,拿下這裡,英國人就失去了次大陸東部的立足之地。加爾各答、白沙瓦和孟買是英國人統治次大陸的三個支點。這三個地方,隻要丟掉了一個,英國人的統治就將被動搖。但是現在敵人在城內聚集了十萬大軍,總人數並不比我們少多少……”
林嶽一上來隻是強調了此戰的重要性,同時指出了當前的主要問題。
但是他並沒有說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將問題拋給了一眾將領。
護衛軍在前線已經有第三軍以及第十六軍,整個西南軍區的後方就隻剩下一個第十七軍了。
第三軍的軍長是袁衛,那個董良身邊憨憨的大塊頭護衛。
他已經在江北之戰中證明了自己卓越的統軍和指揮能力。
第十六軍的軍長胡濤則是華族內部的後起之秀,他一直以元首的學生自居,心思縝密,有勇有謀,為人親和。
剩下的聯軍將領比如石鎮吉、阿米爾等都是一時之人傑。
阿米爾作為曾經的孟加拉軍團軍官,接受過英國人的正規軍事培訓,對英軍的作戰指揮非常了解。
他第一個站出來說道:“總指揮閣下,英國人打仗向來喜歡防守反擊。通過防守讓敵人出現傷亡、恐懼,然後找準機會主動出擊,徹底將敵人給擊潰。”
林嶽聽了翻譯複述一遍點了點頭道:“阿米爾親王說的沒錯,敵人的兵力不算少,想必是打著這樣的主意,要不然他們完全可以用更多的兵力死守帕德巴拉。”
他其實也看出了英國人在主動收縮防線。
當第十六軍帶著一幫子小弟沿著恒河殺過來的時候,英軍作出的抵抗並不強烈。
他們隻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便撤退了。
“隻是城就在那裡,我們要是拿不下加爾各答就不算是勝利,孟加拉地區與南方沿海的土邦之間無法取得陸地上的聯係。”石鎮吉對這位護衛軍的統帥還是非常信服的,聽說對方與那位元首之間就跟兄弟一般。
太平軍是被護衛軍趕出來的,手下敗將,輸的心服口服。而且護衛軍在最後對他們手下留情,一些太平軍的高級將領還是知道內幕的。
“石將軍說的好,英國人用加爾各答將我們聯軍的南北兩邊分割開來,無法形成合力。那麼我們反過來想想,英國人同樣需要將他們東西兩邊聯係起來。孟買和加爾各答,如今英軍在次大陸的兩大軍團通過薩特普拉山脈南側的鐵路和公路聯通到一起,如果我們要切斷這條路通道呢?英國人會不會主動出擊?”
“可是那樣的話,我們就處在英軍的南北夾擊之下了。”石鎮吉當即看出了這一部署存在的問題。
他第一時間講了出來,就像是教室中那個積極發言的小學生一般,生怕自己的正確答案被其他人搶過去。
林嶽很喜歡這樣的軍議氛圍。他手下的聯軍分屬十幾個勢力,最擔心的就是這些人都各顧各的,明哲保身,做點事情得扯皮半天。
現在看來,大家的作戰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又或者說他們都想早點將英國人給趕走,以分割他們留下來的遺產。
他看了一眼石鎮吉,笑道:“所以我們需要一支善守的軍隊插在加爾各答的西邊,牢牢地釘在那裡。”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知道這是一個異常艱難的任務,弄不好就要全軍覆滅的。
英國人的八國聯軍現在已經在孟買登陸了,原本的孟買軍團一部分補充進了加爾各答,剩餘的則守衛著從加爾各答到孟買眼線的主要城鎮。
整個印度半島中部高原除了東部沿海之外,剩餘的部分被英國人牢牢掌控在手中。
一直坐在那裡不動如山的袁衛,這個時候突然開口說道:“我們第三軍來擔任這個守衛任務,不過光是我們一個軍,兵力略顯不足,不知道哪一支友軍願意配合我們?”
他那雙跟關公相似的臥蠶眼掃過在座諸人。那些小土邦隻能幫忙打打下手,這些零散軍隊的戰鬥力普遍不咋樣。
他最希望廓爾喀軍或者是太平軍能夠配合他們行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