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八重山,什麼都缺,包括人口在內。
董良進城之後,戰鬥已經平息,其實就沒有進行多久。他直接來到了縣衙之中。
陳得利已經帶人在清點府庫,董良給他分配了不少任務。
接華工家眷的隊伍已經派了出去。
華工的家眷基本上都在周圍幾個縣,而且大部分住在鄉下,而不在縣城。
因此董良派出的人一般都是兩個小隊為一個單位。
通過陳得利,他了解到滿清的汛塘兵一般都不會超過二十人,兩個小隊,裝備火槍的護衛軍,如果遇到清軍,完全能夠解決。
縣城的府庫全部被護衛軍查封,不過裡麵的東西並不多。
倒是港口碼頭上的那些倉庫,裡麵全都是物資。
不過大部分都是茶葉、絲綢和棉布。
“小叔,咱們什麼時候回潯江村去,要是晚了,我擔心陸家的人會跑。”楊瑛瑛見董良還在縣衙有些著急。
“跑,他們跑不掉。”董良的眼中閃過了一抹戾氣。
有仇不報非君子,陸家的仇一定要報。
“饒命啊,董爺。”一個公鴨嗓子喊道。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長的圓嘟嘟的中年男子被兩名教導隊員拖了過來,這人的嘴裡還在求饒。
“元首,這人就是縣令趙國慶。”
董良將身邊的護衛軍大部分都派出去執行任務了,剩下的都是教導隊的人。
現在同安縣城是隻進不出。
他讓護衛軍的將士在城內張貼告示,讓百姓安心呆在家中,到處宣傳護衛軍不會傷害大家。
他還從縣衙的府庫之中撥出了一些米糧,挨家挨戶,隻要是小門小戶的人家,每家發米一升,作為這幾天不出門的口糧。
這百姓一開始趴在門縫後麵還都不敢接,從來沒見過發東西的海盜。
“趙國慶,你這縣衙府庫怎麼空空如野。”董良的劍眉倒豎,厲聲問道。
“回回大王的話,同安縣是個小縣,地寡民窮,每年還要朝廷救濟,哪裡有積存啊。”趙國慶哭窮的本領倒是有的。
“趙國慶,你抬頭看看,可曾認得在下。”
趙國慶抬頭看了一眼這個穿著洋人衣衫的帥氣青年,搖了搖頭。
“哈哈哈,趙國慶,你不認識我,我可認得你,去年我因為沒有給你送錢,被你拿掉了我廩生的資格,害的我家中都無米下鍋,後來還取消我生員資格。”
滿清時期縣學的生員部分可以評上廩生,每個月都能夠領到廩米,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省一省可以滿足溫飽。
可是這個趙國慶貪汙成性,想要保留廩生的資格就要給他送錢。
可憐董家遭遇大難,哪裡有錢可送。
董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廩生資格被拿掉。
“董爺,您饒命啊,下官不知道啊,都是我下麵的人胡作非為。”趙國慶是個怕死的,此時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全無一個縣令的形象。
他可不是一個讀書人,他這個縣令是花錢捐的。
“想活命,那就拿錢來買,不是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嗎,你應該做了七八年縣令了,那你就湊出二十萬兩白銀,明天我就要看到,要不然就將你裝麻袋沉到西溪去。”
“董爺啊,下官沒有那麼多錢啊。下官隻能拿出五萬兩,五萬兩。”趙國慶竟然還拿手筆畫了一下。
董良看向押送的教導隊員道:“拉走吧,現在就將他沉到江底去,這人要錢不要命。”
兩個強壯的教導隊隊員提起他就向外走。
趙國慶一看這架勢不對啊,人家根本就不跟自己討價還價。
“董爺,我有,我有錢,我家是安溪的,您派人到我家去取。”趙國慶大聲喊道。
董良招了招手,趙國慶又被拉了回來。
不一會兒,一個護衛軍士兵拿了紙筆給他。
……
現在接人的隊伍已經派出去了。
碼頭上船隻,他全都截留下來,到時候準備用來裝運人員和物資。
同安是一個運輸中轉中心。碼頭上的海船很多,大部分都是福船或者是梭船。
董良不僅僅扣了船,還扣了人,這些船他也不準備強占,他跟那些船把式商量好了,幫他將人員和物資運到八重山,然後他們就能回來。
董良還會給他們留下一筆傭金。
不過他現在有些頭疼,自己手頭人手不夠,很多事情都分派不下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