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背起母親用帆布給她縫的書包。
“嬌嬌,怎麼又想去上學了?不是說寧願在家種田也不去讀書了嗎?”董母叫住了女兒。
她一向是個慈祥的母親,幾乎從來都不訓斥兒女。
閨女之前從少年班跑回來說不想讀書了,她也沒說什麼,就帶著閨女去田裡乾了兩天活計。
正好最近剛剛修整好了水田,大家正在插秧。
照理說,她一個老婦人是很難種起來五畝田的。
但是現在成立了生產大隊,生產大隊下麵分成若乾的生產小組。
小組實行的是互助模式。
耕牛由生產小組安排專人照顧,統一使用。
耕田的時候大家互幫互助,輪流幫忙。
雖然包產到戶,但是也不忘互幫互助。
董家的田會有人用耕牛耙好,插秧的時候也有人幫著一起,相應的董母也要幫人家乾。
這樣幾乎每一家都不會耽誤農時。
嬌嬌在田中插了兩天的秧苗,不僅僅脖梗子被曬得生疼,每次從田中出來,小腿上都是螞蝗。
小姑娘想了想,還是去讀書好,不用挨曬受累,食堂裡的夥食也比家裡的好。
阿母天天不是紅薯粥就是煮紅薯。
“阿母,我想二哥了,二哥說了還是讀書有出路,嬌嬌想要多讀書,以後能夠幫二哥做事情。”嬌嬌的情商很高,怎麼說都是她有理。
前幾天,她不想去上學就說感覺阿母一個人乾活太辛苦了,想要留在家中陪陪阿母。
現在又說想哥哥了。董母沒有戳穿閨女的綠茶心理。
她現在隻剩下一個兒子和一個閨女,隻要他們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就好。
就在這時一個扶桑女人小碎步飛快地跑到母女二人麵前。
女人的個子不高,長著一張圓圓的臉,皮膚黝黑,不過眉毛彎彎的,看起來不醜。
這個女人是剛剛安插到華強大隊的,他的丈夫在造船廠工作,據說是個工程師,好像叫什麼萬次郎。
女人名字叫櫻子。
“給……你們……吃。”櫻子隻會幾句簡單的華語。
她的手中端著一隻陶瓷碗,裡麵有三顆蛋。
嬌嬌一眼就認出這是海龜蛋,她跟蘇達還有卓浪在海邊挖過。
董母微笑著接了過來,她沒有拒絕女人的好意。
不過她轉身回到房間,拿出了一個油紙包,裡麵裝的是糖果,這些都是董良送回來的。
董母現在身份特殊,總有一些人上門送點禮物拉近關係。
董良就專門放了一些東西在家,告訴母親要是有人送東西就先收下來,然後回一點禮物給人家就好了。
見到董母拿出的回禮,櫻子搖頭拒絕,但是奈何董母往他的懷裡硬塞。
她知道紙包中的是糖果,丈夫前幾天帶了一點回來,孩子們非常喜歡吃。
不過聽丈夫說這東西很貴,還非常難買到。
中浜萬次郎是鹿兒島造船所的工程師。
他曾經在美國呆了十幾年時間,期間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造船廠中做苦力。
不過他非常好學,頭腦又聰明。
幾乎乾過造船廠中的所有工種。
更是學會了設計船隻。
他原本是土佐藩的平民,後來輾轉回到了國內,被島津齊彬發現了,請到鹿兒島造船所擔任總設計師。
這次他與整個造船所一起被島津齊興賠給了華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