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抓緊時間接手艦船,讓工匠們將該維修的地方給維修好,雞籠煤礦那邊已經準備好了燃煤,孫國友會給你們送過來。”
聽完了指示,14郭有準備離開,卻又被董良給叫住了。
“郭有,等你們接手了佩裡艦隊,將咱們的兩艘蒸汽炮艇與三艘美軍主力艦編隊,作為你們的主力艦,以後你們艦隊就是華族第一艦隊,你做第一艦隊司令官。飛剪船分給卓一清成立第二艦隊,第二艦隊依然作為私掠艦隊存在。”
董良終於決心對海軍進行了正規化的改革。
以前的護衛軍海軍沒有明確的編製,沒有固定的官職。
董良準備成立兩大艦隊,一個是主力作戰艦隊,一個是私掠艦隊,以後還會有第三艦隊,第四艦隊……
另外,他還打算組建海陸軍司令部,他自己兼任海陸軍總司令。
這個海陸軍司令部在元首府下麵,充分保障了董良大權獨攬。
護衛軍兵種將劃分為海軍、陸軍、守備軍和民兵四個部分。
司令部將設置參謀部、後勤部、作訓部、考功部。
參謀部負責製定做戰計劃,指揮具體的作戰任務,作為總司令的智囊,同時也要負責培養各級軍中的參謀軍官。
後勤部主抓軍隊的後勤補給、裝備生產研發,這將分出工部和戶部的一部分職能,進一步地促進軍政分離,避免了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這次戰勝了美國艦隊之後,華族的實力將有一次飛躍式的提升,同時他們也將進入列強的視野。
作為一方勢力,董良必須要不斷地促進護衛軍的正規化。
作訓部將負責軍隊的訓練,士兵的思想教育,管理各級軍中的教員,管理民兵的訓練。
考功部則負責管理軍隊的人事和獎懲工作。
董良準備抽調人手逐漸將司令部的台子給搭起來。
今後華族的政務將由侍從室對接各部、各總署,軍務則由司令部直接管理。
這樣華族的政令金字塔就搭建起來來了。
最頂端的是元首,然後是總司令部和各部、總署。元首侍從室作為一個聯係的樞紐。
董良將權力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他非常清楚,現在還不是分權的時候,權力容易讓人產生野心。
他可不能像太平軍一般,滿清還沒有推翻,自己人就先因為權力內訌起來了。
曆史的教訓說明,權力必須要明確而集中。
雖然集權會帶來一定的弊端,但是這終究比分權帶來的內訌要強的多。
郭有聽了董良的話,連連點頭。
董良雖然從第一艦隊分出去了一部分戰艦,但是郭有明白,董良這是為了提升艦隊整體作戰的能力。
蒸汽戰艦最大的特點就是作戰時的靈活性,要是配合風帆戰艦作戰,無疑會影響這種效果。
因此董良準備將他們集中使用。
郭有知道,董良以後還會給他配更多的蒸汽戰艦。
而第二艦隊主要是用飛剪船改造的戰艦,主要是為了速度,這也符合他們私掠艦隊的需要。
這樣的結果就是第二艦隊的實力也將大大提升,其截斷洋人商船北上的能力增強。
下一步,董良向閩粵幾省進攻,就可以通過貿易手段鉗製洋人,逼迫洋人不要插手華族的內部紛爭。
【作者題外話】:今天爭取四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