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耀並非是家中的獨子,也沒有成親,因此彭家的生活受到的衝擊不是很大。
雲霄縣的孫紹麟烈士家則要淒慘一些,因為孫紹麟烈士是家中的頂梁柱,護衛軍並非說家中獨子而不收。
孫紹麟是自己要求參軍的,他已經成親,有一個兩歲的孩子,家中還有幾個弟弟,但是都沒有成年。
董良到孫家的時候,發現這戶人家住在茅草房子裡,不過家中倒是有些糧食,但是董良看到孫家的鍋並沒有煮過米的痕跡。
很顯然這些糧食是剛剛送過來的。
董良將縣公署的官員和生產大隊的大隊長都給支走,才知道孫家因為缺少男丁,分到的田是大隊最差的。
就是隻能種植甘薯的那種旱地。又因為孫父體弱多病,兩個弟弟又還小。
家裡的活計隻能落到婆媳二人身上。
哪怕在後世的農村地區,一個家庭的男丁數量少都會受到村裡人的排擠。
更何況是在這個時代。
還是那句話,華族的建立,並不能立竿見影地改變這個社會的一切。
董良非常擅長談話,很快就摸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上麵的政策,顯然到了生產大隊一級就變了味兒了。
孫家在村中是小姓,孫紹麟以前頗為能打,在村中與大族黃氏有恩怨。
而整個村子大部分人都姓黃。
因此,待到孫紹麟犧牲之後,那些人就是在烈士家屬的政策上卡他們。
按道理,村裡應該組織人幫烈士家庭耕種的,但是這個大隊並沒有。
董良很清楚,他現在發飆,孫家在村子裡的處境將會更難。
哪怕是他將黃氏的生產大隊長給撤了,那些黃氏的人隻會更加變本加厲地虐待孫家。
董良讓人給孫家留了一些慰問金,讓他們一家遷移到福州去生活。孫紹麟的寡妻可以安排到工廠去工作,兩個弟弟可以上免費的學校,孫父的病也會有人幫助醫治。
至於這個不尊重烈士的生產大隊。董良則讓人直接拆解了遷移出去。而且是打散了遷移。
縣公署分管烈士福利的官員被免職,並且交給吏部廉政司調查。
一路馬不停蹄地從閩省到粵省,又到廣西。
時間已經到了小年夜。
此時的廣西戰場,隨著梧州清軍的潰敗,護衛軍沿著潯江逆流而上,先後占領了潯州和柳州,與先期占領樂平的六支隊單耀東部一起夾擊桂林。
七支隊則從廉州直接殺進了廣西另外一個重鎮南寧府。南寧的清軍大部分的地方土司兵,見到了護衛軍的強悍之後,瞬間做鳥獸散。
一部分逃回了自己的寨子,一部分則沿著邊境遁入了安南境內。
桂林府東南的大墟鎮此時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座軍鎮。
單耀東部的司令部就設置在這裡。清軍桂林城的東南方向設置了三道防線。
廣西巡撫勞崇光在梧州城破之前就化妝逃走。
他似乎早就料到梧州城守不住,提前在桂林讓人設置防線。又從湖南老鄉曾國藩那裡借了三千兵馬。
當然了,曾剃頭可不會好心白白借兵給勞崇光。
勞崇光給的借兵銀子足夠曾國藩再招募三千兵馬了。
這筆賬非常好算,借出去的兵馬可還是湘軍的。
正是靠著這三千生力軍,勞崇光暫時穩住了桂林防線。
請求援兵的奏折也一封接著一封飛到京城,但是朝廷的兵馬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護衛軍要是強攻的話,其實也有能力突破這些防線。
但是董良給趙烈文的命令是讓士兵們休整一下。
這些士兵從廣東一路打過來,將近半年時間裡幾乎都沒有好好休息。
而且其中很多還是新兵,很多人都是在戰鬥中慢慢成長。
收複兩廣,與其說是作戰,不如說是練兵。
華族從十二個大隊到十二個支隊,每個支隊就有八個大隊,也就是說軍隊的規模一下子擴張到了原來的八倍。
這樣的擴軍,新兵的比例太高。
因此在打下廣東之後,董良就讓趙烈文放慢進攻的速度。
這樣做能夠減少士兵的傷亡,還可以讓士兵在實戰中熟悉各種戰術。
董良一直覺得華族發展的速度太快了。
就像建房子一般,施工的速度太快了,房主總覺得這房子的質量是不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