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博覽會,產生了大量的交易額。
要是能夠在港島召開華族的萬國博覽會,對他們粵商來說一定是一件好事情。
“元首,屬下願意負責此事。若是在明年召開的話,現在就要開始搭建場館,同時派人出去對外商發出邀請。”伍崇曜說道。
董良點頭道:“那就有勞伍先生了,我有一些想法隨後會讓媚娘轉交給你。對了,立恒在外交部做的不錯,他是一個做事踏實的年輕人,學習能力也很強,這次去南美,立恒一定會為華族立功。”
董良這話聽在伍崇曜的耳中非常受用。誰不想自己的兒子優秀啊。
“都是元首教導的好。”伍崇曜趕緊拱手感謝。
不過董良這話倒是讓他有了一些想法,自己似乎也可以動用商業上的關係給立恒一些幫助。
伍家的生意遍布世界,就是在南美洲都有他的生意夥伴。
“這個康納利對我們確實有用,以後還有這樣的人話,你可以直接告訴媚娘,由媚娘轉達。”
伍崇曜聽到董良直呼自家閨女的名字,非但沒有不高興,反而感到高興,看樣子自己的閨女在元首的心中還是有一些位置的。
董良不傻,他知道這些人都想在自己的麵前推銷自家閨女。
聯姻這種事情在後世其實並不可靠。但是在此時,上到帝王,下到普通百姓,都覺得這是一條最為堅固的紐帶。
不光是東方人這麼覺得如此,西方人同樣這麼認為。
歐洲的所有王室之間基本上都是親戚關係。這就是錯綜複雜的聯姻造成的。
伍崇曜走了之後,“複興號”巡防艦才啟動出發,他準備向西經過雷州半島,然後南下昌化,去石碌鐵礦看一看。
這裡是目前華族掌握的最大規模的露天鐵礦。
石碌鐵礦的開采成本非常低,用炸藥炸開薄薄的表層,露出底下的鐵礦石。
礦石運到昌江的邊上直接就可以利用當地的水利資源進行洗礦、選礦。
經過初加工的礦石通過小輪船運到昌化港口,一部分交給當地的鐵廠冶煉,剩下的會運送到廣州、佛山等地的鐵廠。
按照這個速度,華族至少還可以在這裡開采五十年。
不用五十年,再有十幾二十年,華族就應該可以找到新的礦石來源。
康納利回到自己的在廣州的住處之後立即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開始埋頭寫報告。
他準備明早就派遣公司的快船回去,一定要儘快送回消息。
萬一要是時間久了,這位強大國家的元首陛下反悔了呢。
“尊敬的伯納德先生,經過乾辛萬苦,我終於見到這位東方強國的元首陛下。我記得之前跟您說過,這個華族即將代替北方的韃靼人統治整個東方。他們不同於那些古老的帝國,他們有先進的火槍,能夠製造鐵甲戰船。美國、英國、荷蘭、西班牙都是他們的手下敗將。最為關鍵的是他們擁有世界上將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有這麼的多人口,再加上他們強大的工業能力,我覺得他們隨隨便便就能夠武裝出幾百萬軍隊。如果說哪個國家能夠打敗大英帝國的話,那麼一定是這個華族。”
康納利不僅僅要說服華族,同樣要說服芬尼亞兄弟會的那些掌權者。
他隻是一個辦事人員,兄弟會的權力掌握在那十幾位有錢的大佬手中。
他們雖然有錢,但是一個個都非常吝嗇。要想他們花錢支持自己的這個方案,必須要費一些口舌。
這對於康納利來說並非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隻要在華族麵前說兄弟會的好,然後在兄弟會的大佬麵前努力渲染華族的強大就好了。
他繼續寫道:“我親眼見到過他們的陸軍與英國人戰鬥。這些東方人不僅僅有先進的武器,他們的勇氣同樣令人欽佩。那位元首陛下非常驕傲,畢竟掌控著一個這麼大的帝國。我覺得我們必須要拿出一些誠意來努力說服對方。華人有句話叫遠交近攻。華族是我們的天然盟友。我們可以讓他們幫我們訓練戰士,從他們那裡購買武器。當有一天英國人與華族在印度開戰的時候,就是咱們複國之時。”
康納利分析得頭頭是道,仿佛就像是一個戰略大師。
他告訴伯納德會長,華族已經基本上占領控製了東印度群島。很快就會與英國人在海峽殖民地碰撞。
而他覺得華族必勝,因為華族有鐵甲艦,華族在自己的家門口,有地利的優勢。
等到華族控製了海峽之後,下一步必然是與英國人爭奪印度。
印度就像是一塊大肥肉,英國人咬在嘴裡不可能放棄。同樣的,華族也會覬覦那塊肥肉。
而印度東北方向距離華族的領土並不遠。
到時候英國人必然要傾儘全力。
他們現在還在與沙俄大戰。哪怕如大英帝國這般富裕,也經受不住這樣連續不斷的大戰吧。
而愛爾蘭人要等的就是英國人最虛弱的時候。
現在留給他們愛爾蘭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必須儘快積蓄自己的力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