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給你的同伴。”
是那位史老書記,他剝開了一個橘子,將橘子皮遞給李錚,“暈了,放在鼻子下麵聞一聞,人就舒服多了。”
李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懷念的神色。他上輩子小時候住在礦區,那時候礦區的路都是坑坑窪窪的,車子進進出出十分顛簸,就容易暈車。
他每次出門的時候,母親就會在他的口袋裡塞一包乾橘子皮做的香包,讓他路上暈車的時候拿出來聞一聞。
後來時代發展了,從水泥路到柏油馬路,從汽車到高鐵,華國的交通越來越便利,越來越舒適,他就再也沒有帶過橘子皮。
“謝謝。”他笑著接過來。
隨後伸手遞給了梁哲,他附在梁哲的耳邊輕聲說道“彆嫌臟,放在鼻子下聞一聞。”
梁哲耳朵動了動,接過。
史老書記見狀咧開了嘴巴,他杵了杵後麵幾個乾部,“拿出來,都拿出來,給客人。咱也讓香江客人看看,咱深南地區群眾是熱情好客的”
帶著重重地方口音的話語,引得眾人一陣哄笑。
零零散散的橘子從一眾深南地區官員的口袋裡被拿出來,史老書記笑著將它們分給了梁氏及羅氏的隨行人員。
車廂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十分融洽起來。
車子慢慢駛近清河鎮,道路兩旁的景色變得熟悉起來,李錚透過車窗,看著兩邊不斷向後移動的景物,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這裡啊,是他重新開始的地方。
“這是你的家鄉”梁哲突然開口道,他的目光也放在窗外,眼睛緊緊盯著窗外的景物,似乎想要把他們都刻在心裡。
“嗯,算是。”李錚答道。
梁哲似乎聽出了李錚口中的淡漠,微微垂下的眼皮,將視線從窗外收了回來。
“熱烈歡迎外國友人”整齊的口號聲從不遠處傳來。
戴維的精神一下子振奮了起來,從車窗裡探出頭去。羅氏諸人雖已經經曆過一次這樣的陣仗,但還是感到十分新奇。
更彆提是梁氏團隊了,夾道歡迎他們見過,但是一個鎮子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同時出動,舉著野花、紅標語歡迎的模樣倒是第一次見。
而且這些在職場上摸打滾爬的人精,哪能看不出一個人臉上的笑容是不是真心的。最令梁氏團隊震撼的便是,與他們在香江見到的那種歡迎儀式不同,這些拿著鮮花、紅標語的鎮民,是真心在歡迎他們
隨著車子的靠近,歡迎聲越發熱烈,還有小孩跟著車子跑動,用力揮舞著野花,說著歡迎的話。
有些感性的女職員,眼眶一下子就紅了。繁華的大城市,淡漠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格外稀罕這份熱烈而真切的情感。
“那個徐用,不好。”梁哲突然開口說道。
李錚挑了挑眉,“你現在知道了”
剛剛,梁哲雖然二話不說站在李錚這一邊,但是徐用是香江商人,如果沒有李錚,按身份來講,他和梁哲天然該是同一國的。在不知道哪方說的是真話之前,梁哲會更偏向身為香江商人的徐用。
“他們,還有他們,很好。”梁哲指了指車後麵正談笑風生的史老書記及其他年齡大一些的老乾部,以及車窗外兩旁笑著大聲喊歡迎的清河鎮人民,說道。
笑容和真誠做不了假,徐用撒謊了。梁哲在心裡默默下了定論。
“算你還有點眼光。”李錚道。
車子穿過人群,徑直往鎮上的招待所駛去。
進了鎮子,道路狀況明顯好了起來,李錚記得,他離開的時候,清河鎮上的主要道路還是細石鋪成的石子路,但是現在,卻已經是水泥馬路了。
比起後世的水泥馬路,清河鎮的路明顯粗糙了點,也不夠平整,但在這個時代顯然已經不錯了。
“這是地區撥款新修的,該感謝安多裡奧先生和羅氏啊”有官員開口道。
是了,這條水泥路還是因為羅氏將廠址定在清河鎮以後,才被批下來的。
“到了。”車子緩緩停在了招待所門口。
招待所不遠處已經圍了不少來看熱鬨的群眾,李錚仿佛在人群中看到了李朝陽和鄭家人的身影,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一絲笑意。
真是好久不見了呀。
作者有話要說12點前,是加更沒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