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四輛公爵王無比氣派的停在了尚未竣工的保齡球館前。
保齡球館就在五道口,未來的宇宙中心現在還隻是一個吵吵鬨鬨的小商圈,有80年代縣城水平的電影院,還有90年代水平的五道口百貨商場和一片小集市。
五道口百貨商場日後會變成華聯,小集市現在則是一片熱鬨的小吃街,放眼看去,起碼有五六個烤羊肉的攤販。
楊銳建的保齡球館,或者說,未來的體育中心,距離它們都有些距離,反而是離清華的東南門近一些,站在樓上遠眺,還能瞅見五道口附近的最高建築,清華大學的主樓。
大學,也是成就異日五道口氣質的核心因素。
楊銳將保齡球館建在這裡,一個是因為離自己近,一個是因為未來的地價高,最後的現實原則,也是看中了周圍林立的大學。
對80年代人來說,玩保齡球是貴的不得了的運動,住在北京市中心的老北京人,也就是所謂的胡同居民,是玩不起這種一局四五十元的玩意的,大院裡的二代們都不一定玩得起。
然而,現在的大學生是一個很有趣的群體,他們的消費能力,他們的價值取向,在以曆史最高速度改變這個國家,最願意嘗試新鮮事務的也是他們。
另外,像是這麼貴,又有格調,又好玩的東西,就像是高爾夫球場一樣,隻要方便抵達,稍微遠點是不怕的。
建在市中心肯定要更好,就像是麗都酒店的保齡球館,吸引了許多使館區的外國人,但市中心可沒有幾十畝的土地給楊銳用。
彆看現在是84年,北京市的土地一樣緊張,而且管製的非常嚴格。
普通人家用地震棚蓋點私房就是極限了,如果土地好得的話,個人雖然沒錢,各大單位可是有錢。
如首鋼這樣的單位,輕鬆拿出幾千萬上億,個體戶再有錢,也沒法和這種工業聯合體競爭。
不過,就算是首鋼,他們在北京的工人俱樂部也是為工人建設的,就現在的消費水平來說,首鋼的工人自然是十成十的中產階級,換言之,首鋼的工人俱樂部,或者央企們的工人俱樂部,又或者國家建的市民體育館,國家體育館,通通都是中產階級的體育館,主打大眾休閒,講究市民文化,兼顧經濟性和政治性。
可楊銳做的這個體育館,那就是純純的高尚消費了。
現在建成的一館,也就是保齡球館,放眼看上去,首先就是氣派。
李月和朱姐從小在北京長大,故宮、天壇天安門這樣的建築,早就看的沒感覺了。
但是,下車以後,她們還是在保齡球館前久久駐足。
因為她們麵前的體育館,是希臘羅馬風格的,準確的說,是照抄的希臘羅馬的建築。
決然不同於明清建築悠揚的,是希臘時代的文化,以及羅馬帝國的底氣。
“這個樣子,怪好看的。”李月悄悄的與朱姐說話。
80年代的青年都是文藝青年,他們不屑於代表社會主流的中年人們的政治,又受到社會主流的束縛和影響,做不成下流和猥瑣。
上不能政治,下不能猥瑣,那就隻能文藝了。
朦朧詩、傷痕,還有滿世界的叔本華與理想,充斥整個八十年代的青年世界。
好處有沒有不知道,欣賞眼光稍微是有點上揚的。
王曉芸耳朵豎著關注李月和朱姐呢,聽到他們的話,就笑著介紹道“你們看這個門漂亮吧,有來頭的,這是照著哈德良門仿的。”
“啊”朱姐讀的衛校算中專,在80年代不能說學曆低了,可對中國以外的事物,也就知道美帝紙老虎。
王曉芸以前其實也不關注這些,但現在要給黃茂撐麵子,就笑眯眯的現學現賣起來,說“哈德良是羅馬時代最喜歡蓋房子的皇帝,修了好多漂亮的建築,尤其是希臘時代的建築和雕塑,好多都被他搬到了羅馬,或者重新修建了,這個哈德良門就是個有名的,你們聽說過凱旋門吧,哈德良門就有點凱旋門的意思”
“修在這裡是凱旋的意思”李月都被他給攪和暈了。
“修在這,就是因為哈德良門氣派好造啊。你們看,三個拱門,四個圓柱,頂還是平的,除了雕花什麼的複雜一點,咱們的工藝要複製這樣的建築,還是非常容易的,當然,有點費材料是了。”楊銳看到了門外的公爵王,笑著走了出來,一邊笑嗬嗬的答了李月的話,一邊給自己的寶貝小牛們打招呼,拍塵土,刷毛洗長角的伺候。
李月前腳聽著王曉芸的介紹,幻想著希臘時代的宏偉,後腳聽到楊銳的這個答案,很是無奈,轉頭問黃茂“這也是你們同事年紀這麼小”
“這是我們實驗室的負責人,就是實驗室主任,我的頂頭上司。”黃茂連忙介紹,這裡可是不能錯的。
李月捂了一下嘴,訝然說“沒看出來。”
“慢慢看,不著急。”楊銳很有自信的站在燈光下,露一個側麵給人瞧,動作就和羅馬雕塑似的。
黃茂等人無奈的看著楊銳顯擺,新來的李文強、段波和張學通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楊銳,又是好奇又是奇怪。
而在他的身後,哈德良門在沉默的配合。
哈德良門後麵也沒閒著,直接是一個羅馬庭院風格的噴泉,同事環繞著多個大理石塑像。
事實上,楊銳是有心把整個體育館照著哈德良莊園去做的,如果做出來,就是北京城裡有故宮擺著,這比較起來也是不掉份的。
當然,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後世的影視城粗糙再粗糙的,隨便扒拉一個過來,價格都是過億的,現在的工人便宜是沒錯,物料卻不便宜。
何況,楊銳得來的50畝地也擺不開一個哈德良莊園,人家都起名叫莊園了,就知道規模肯定小不了。
哈德良門和羅馬式庭院,算是楊銳從想法中抽出來的兩支穗兒,再往裡麵,就連外形都不能保證相同了。
但對李月和朱姐來說,已經足夠震撼了。
現在的北京城裡,氣派的建築不老少,但基本上都是中正平和的,稍微特殊一點的都很難建出來,采用外國建築風格的更是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