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蔡教授,楊銳的確是才華出眾,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大學也應該有大學的固執,我認為,現在將楊銳擢升為助教或者講師,不僅不利於學校的教學和管理,而且對楊銳的成長也不利。,”盧月萍是生物係的資深教授,並不在乎反對蔡教授。
“確實,將大二還沒畢業的學生,一口氣提到助教或者講師的位置上來,會產生太多的問題。兩年的時間,楊銳確實得到很大的成績,但兩年時間太短了,不如再等兩年,提前給楊銳一個留校的名額不好”同為資深教授的劉嵐也是比較保守的一派。
趁機反對的還有相對年輕的教授周帆“我也覺得略有些輕率了。咱們現在並不是特彆迫切的需要教師,一下子將楊銳提起來,未免產生種種問題。比如說,楊銳的研究水平很不錯,授課的水平如何,卻不是很清楚,我覺得,再觀察一段時間比較好。
蔡教授沉默不語,就讓會議室內諸人自由發言。
讓楊銳在北大任教,本來也不是蔡教授的最佳選擇,這是被清華逼出來的沒辦法的辦法。蔡教授是真的擔心楊銳畢業以後,跑去清華任教了。這樣的事情在北大的曆史上可是真的不少,比如朱自清就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就去了清華,不提期間的原委來去,這樣的事情總是少不了的。
平常情況下,蔡教授也無所謂兩個學校互通有無,反正清華北大的關係向來密切,你來我往也屬正常,從一名自然科學的教授的心理來說,朱自清牛子清的,跑一打來一噸都無所謂。
但20歲就得諾貝爾獎提名,發表ce和nature雙料論文的年輕人跑了,那就罪莫大焉了。
就是走過場的諾貝爾獎提名都很了不得了,簡而言之,你要拿諾貝爾獎提名,哪怕是走過場的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提名,你首先得業內知名,要麼是你的名字刷到很多人都知道,要麼是你的工作讓很多人都了解了,總而言之,你大大小小得是位科學界的名人,才有人或機構用自己的聲望擔保,給你一個提名。
楊銳的提名更難得,現在才是84年的年末,cr技術就以勢不可擋的姿態,衝破國家範疇,在全世界的各大實驗室裡開始傳播,這樣的東西,已經不僅僅是刷臉的概念了,它是真的有可能拿諾貝爾獎的,每間生物實驗室都要用的東西,要是連競爭諾貝爾獎的資格都沒有,這個獎項也存活不了如此之久。當然,今年或許還早了點,20歲的楊銳也年輕了點,但再過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楊銳能不能拿到諾貝爾獎真的很有可能。
這樣的成績,讓蔡教授根本不願意承擔一丁點損失楊銳的可能。
給予楊銳助教或者講師的職位,從院長的角度來說,隻能說是廉價保險。
蔡教授一點都不擔心彆人說自己“輕率”,再過幾年,人們隻會因此而評論他有“魄力”。
不過,同事們的意見也要重視,所謂,就是要先民主,再集中。
而且,民主的時間可以比較久,集中的時間很短就可以了,從比例上來說,還是顯的民主比較重要的。
蔡教授靜靜等待了一刻鐘左右,等到大家各抒己見以後,問“我也不想強求讓楊銳做助教或者講師,現在的問題是,清華給出的條件更好,而且,楊銳在清華授課期間,寫了一本基因組學的書,寫的非常好,在座有看過的嗎”
有幾個人點頭。
“我這裡有幾個副本,大家之後可以看一看。”蔡教授讓人拿了油印版的書出來,又道“我也沒有想到楊銳會寫一本書,而且是在他給清華授課期間。有這樣一次經曆,我想楊銳肯定是希望繼續授課,繼續寫書的,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曆。”
一些教授微微點頭,沒有相同或相似經曆的低頭不語,80年代的科研院所還沒有強製要求教授必須有專著,因此,少部分人是沒有這種經曆的,不過,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就好像讀研讀博的學生沒有寫過論文一樣,開會的時候,大家談經曆,你怎麼好意思抬頭。
專著不見得比論文困難,但它們是不同的東西,狹義講,專著是作者對自己的研究工作的梳理,寫過就是寫過,沒寫過就是沒寫過,寫過的就是鄙視沒寫過的,沒什麼道理可講。
你一篇論文馳名中外,你厲害;你桃李滿天下,弟子儘常委,你厲害;你證書等身,載譽人生,你厲害你沒寫過專著吧,嗬嗬,真是智殘誌堅的好學者。
相對年輕的教授的周帆看到厚厚的一本油印書,臉色就是一白。
他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雖然年輕,可還是很容易的就評上了教授,但年輕的劣勢就是做工作的時間少,專著這樣的大項目,還沒有列入他的考慮範圍,自然也是沒有的。
可是,看著厚厚的像是教科書似的基因組學,周帆突然覺得底氣不足。
楊銳比他年輕的更多更多了。
默默的翻了十幾頁基因組學,周帆就很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都是從國外學來的壞習慣,說話沒個把門的想到什麼話,就把什麼話往外麵倒我不應該發表意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