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府裡安王和宣平正在說話,新月進來稟報說馮嬤嬤來了。
這馮嬤嬤是忠勇侯府的家生子,貴妃的貼身婢女,貴妃進宮前嫁了侯府大管家的兒子,貴妃進宮後,這倆人隨貴妃進京料理貴妃的陪嫁莊園。
安王出生時,馮嬤嬤的大女兒也才兩個月,正好入宮做了安王的乳母,自小的貼身丫鬟比內侍院準備的值得信任。
馮嬤嬤一直在宮裡當差直到安王兩周歲,才又出宮回了莊園。後來貴妃去世,太後擔心失母的六皇子無人用心照顧起居,所以召馮嬤嬤回宮做了六皇子身邊的大嬤嬤,直到六皇子十五歲去了邊關。後來又來到了安王府。
安王一直很尊敬馮嬤嬤,所以聽說她求見,急忙讓新月請她進來。
馮嬤嬤進來後,恭敬地要向二人行禮,安王忙站起來攔住她:“馮媽媽免禮。”
從前馮嬤嬤與安王之間沒這麼規矩森嚴,可現在不是有王妃了嗎?她怕王妃嫌她沒規矩,從而看輕王爺和王府。
宣平也從桌案後站了起來:“馮媽媽您聽王爺的吧,您撫育王爺多年勞苦功高,對我們夫妻二人來講您是長輩,私下裡就彆講這些沒用的規矩了,您快坐下,新月,上茶。”
宣平和安王扶著她一起坐在坐榻上,三人圍著矮桌坐著。馮嬤嬤心裡十分熨帖,她在宮裡多年,察言觀色的本事爐火純青,自然能看的出來宣平是真心的,並非虛情假意。
一會兒,茶端了上來,三人喝著茶閒聊了幾句,馮嬤嬤開口了:“奴婢這次來是有件事要求王妃給做個主。”
“行吧,我去趟書房,馮媽媽有事就跟王妃說吧。”安王起身出去了,把屋子留給兩人。
“馮媽媽,您有事兒就說吧。”宣平心中感歎這是個周全的人,明明她與安王關係更近,安王什麼事不能幫她辦?她卻舍近求遠來找她這個王妃,是表明了對自己這個王妃的尊重。
“奴婢共有二女一子,大女兒早就成婚了家庭幸福,不用操心。兒子蒙王爺看中掌管王府生意,每天在外麵跑著見多識廣,奴婢也管不了他的事。”
“唯有一個小女兒,今年十八歲,在婚事上就難了,蒙王爺開恩她不是奴籍,也給她攢了不少嫁妝,可到底是奴才秧子出身,有點高不成,低不就。想給她嫁個窮苦些的書生吧,又怕是個中山狼,難啊!”馮嬤嬤歎氣道。
“生女兒就是這樣,可不得為她操心嗎?好事多磨,馮媽媽放寬心。”宣平勸慰道,“馮媽媽今日來是想讓我給做個媒?馮媽媽有人選了嗎?”
“是,奴婢聽說王爺要給王林副將說親,所以厚著臉皮來求王妃幫忙給說和說和。”馮嬤嬤笑道。
宣平:“馮媽媽知道王林家的情況嗎?”
“知道,奴婢打聽過了,知道他家裡有個體弱的寡母還有個幼妹,這不算什麼。不是奴婢自誇,奴婢的小女兒是個溫順善良的性子,若是嫁過去一定會孝順婆婆,善待小姑的。”
“奴婢之前不敢將她隨便嫁出去,就是怕她受氣。王林副將一直跟在王爺身邊,也算知根知底的了,也向王勇副將打聽了,王林副將家寡母是個和氣的人,小姑子伶俐卻不惹事,將來都來了京城一起住著,奴婢能放心。”馮嬤嬤為了女兒沒少打聽。
“他家條件也不好,王林打仗雖然有戰利品,可還要分給下屬,給犧牲者撫恤,其實剩不下多少。”宣平給詳細說明情況,這馮嬤嬤的小女兒也是嬌養長大的,隻怕吃不了苦。
“這不算什麼,奴婢兒子管理王府生意,王爺是給分成的,掙的不少,給妹妹準備了不少嫁妝,其中一個二進的宅子,把婆母小姑接過來一起住也沒什麼,這王副將去關邊時也能放心,娘仨個住一起也有個照應。”馮嬤嬤為女兒把一切都想好了。
宣平:“那行,既然馮媽媽不在意,那我一會兒去給說一說這事兒。不過雖然咱們想的不錯,但最好還是讓他們兩人見個麵,他們願意才是真的好。”
“對,對,王妃說的對,按您說的辦,萬事都仰仗您了。”馮嬤嬤很高興,“那奴婢就先回去了,不打擾王妃了。”說著站起身來。
“馮媽媽先等等,”宣平也站起身來,“新月,去小廚房收拾個點心盒子給馮媽媽帶著。”
“大廚房的飯菜很好,但點心卻沒我這兒的好,馮媽媽帶回去嘗嘗鮮。”因著安王不怎麼愛吃甜膩膩的點心,所以大廚房沒有人能做細致的糕點,隻能做些簡單的,比不上長公主特意給女兒找的專做南北細點的師傅。
“奴婢謝王妃賞。”馮嬤嬤也很高興,高興的不是糕點,是王妃給她的體麵。
一朝天子一朝臣,從前她就怕王妃容不下她,挑個錯兒給她攆出去,尤其是王妃立威時的手段狠辣讓她害怕。今天這番交談卻打消了她的顧慮,她相信,隻要她踏踏實實不作妖,王妃就是最和善不過的主子了。
馮嬤嬤走了後,宣平想了想,把滿月叫來問道:“王爺和幾位副將在書房嗎?”
“回王妃,都在。”
“給我拿個披風來,咱們去趟書房。”宣平決定自己親自去說說這事兒,順便問問之前的刺客審問的怎麼樣了。
安王府裡閒適自在,下人們各思其職,主子們還有時間關心下屬的婚事呢。與之相反,此時的東宮裡,下人們戰戰兢兢,主子們怒氣衝天。
下朝後,安王回府了,太子卻被皇帝叫去訓了一頓:“天天盯著你弟弟的錯處,你怎麼不學學他的孝心呢,他母妃去了那麼多年了,他還處處想著給母妃積福。你母後還在呢,你儘過幾次孝心?每月就初一十五去請安坐一刻鐘,還不如你媳婦去的勤呢!回東宮好好反省反省!”
太子回到東宮後,氣急敗壞,砸了一地的碎瓷片:“這個林言,他怎麼沒說父皇如此相信安王呢?”琇書網
這話就有點兒不講理了,養心殿發生的事你又不是沒得到消息,你憑什麼相信隻過了一晚,你父皇的愧疚就消失了。
當然,林言也是故意不提醒太子這點兒的,若太子怕了,還怎麼看好戲?反正隻要提到皇帝對宣平的信任,把林家從此事中摘出來就行了。
太子妃也不高興,自從李氏流產後,她就小心了,不但注意請平安脈的事,還留心幾個人的小日子。
今天有人來稟報錢氏小日子已遲了十天了,雖然前兩天的平安脈沒診出來,但八成是有了。
段芳菲又妒又恨,還得忍著氣命人好好照顧錢氏,上次李氏的事惹得皇後和太子對她不滿,這次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而錢氏麵對如此值得高興的喜事也絲毫不見喜悅,反而愁容滿麵,難道真的有孕了?那這孩子是……?錢氏糾結萬分,怕的要命。
其他女人聽說錢氏可能有孕了也不高興,東宮裡唯一高興的就是嚴氏了:皇後娘娘,您可要長命百歲啊,您的好日子在後頭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