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正叔,我看這附近有不少藤條,咱
們要不用這些藤條編幾個大網兜子,把東西放進去,再滾下山去,網兜做大做結實一點,這樣滾下去也不怕找不到。”
“這個主意好,還是你腦子轉的快。”裡正對林老大連連誇讚。
隨即就安排村民們開始砍藤蔓,做網兜,網兜是以戶為單位做的,人多的一戶做一個,人少的兩三戶合做一個也行,反正到時候東西扔下去,撿起來的時候能找到自己家的東西就行。
藤蔓柔韌性極好,平日裡就不太好砍,這段時間一直下雨雨,被雨泡的更是難砍。
好在被雨泡過的藤蔓也有點好處,就是會更加柔韌結實。
關乎家裡的東西能不能全全乎乎帶下山,村民們砍藤蔓的時候都特彆賣力,分工也很明確,基本上都是男人負責砍藤蔓,婦女和老人負責將藤蔓編成網。
都是在農村長大的人,平日裡家裡的簸箕,籮筐,籃子都是親手編的,編個網兜更是難不住這些村民。
過了約摸一個多時辰,各家各戶的網兜就都編好了,有些心細的婦人還在網兜漏洞比較大的地方塞了野草或者樹葉,防止東西滾下山的時候漏出去。
有人想出了好法子,其它村民便有樣學樣的跟著去做。
林家因為前幾天編了好幾張草簾子,網兜編好後,直接在裡麵鋪上了草簾子,比樹葉更好用。
編好網兜後,村民們又將帶著的東西全部塞了進去,然後又扯了新的藤蔓將網兜的口
封住。
準備工作做好後,裡正又號召大家合力編了幾根藤條繩子,讓人拉著藤條,先下去了十幾個人在下麵做接應。
一切完成後,村民們就開始合力往下麵推藤條兜,有的兜子一路直接滾到了山下的大路上,有的兜子停在半路滾不下去,靠人過去推才能再滾起來。
雖說也出了一些小狀況,但是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比人背著下山快了不少,也輕鬆了不少。
藤球滾下去的時候,壓倒了許多野草,倒是給後麵下來的人壓出了路。
林家三兄弟扯著一條編好的藤蔓,在上麵的路上站著,讓林家眾人扯著藤蔓往山坡下走。
“老三媳婦兒,你慢點,仔細長樂。”
林老太拉著藤蔓,一邊往山下走,一邊兒提醒抱著孩子的劉臘梅。
“娘,我知道了,我這兒沒事,您自己注意著點。”
和大人的小心翼翼比起來,小孩子們膽子就大多了。
直接一屁股坐在山坡上扯著藤蔓滑了下去,有些膽子大的,乾脆繩子也不抓直接滑了下去。
等老人,孩子,婦女順利下去後,男人們也小心翼翼地開始往下走。
沒了藤蔓可抓,後麵的人下來的時候就有些艱難,好在都是些年輕人,倒也沒出什麼事兒。
林家的牛車是個大物件,往下運牛車的時候費了好大力氣,好在有其他村民過來幫忙。
先是運牛車,牛車用繩子捆著,張生在上麵拉著,林老大在下麵扶著,慢慢
從山坡上滑了下去,
然後林老三在前麵牽著著牛,林老二,小武,在後麵拉著,三人一步一步,又將老牛從山坡運了下來。
這一趟路走的驚心動魄,有些年紀大的,從山坡下來後,手腳都在發抖,裡正又讓大家在原地休息了一刻鐘,才開始重新趕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