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姑母您怎麼出來了”
蘇氏連忙快走幾步迎上前去,擠開一個丫環扶住了蘇太姑奶奶,一摸蘇太姑奶奶的手居然是冷的,便對裘慎道“快把你的暖手爐給你姑祖母暖暖。”
裘慎才正對蘇太姑奶奶行禮呢,暖手爐順手塞給自己的丫環魏紫了,這會兒一聽蘇氏的話,忙又從魏紫手裡把暖手爐拿過來,卻被蘇太姑奶奶給拒了。
“我在這京中過了一輩子,早習慣了這裡的冬天,哪裡像你們小姑娘一樣嬌貴,受不得丁點寒氣。”
說著,頓了一頓,又問道“你們今日怎麼過來了”
蘇氏含蓄道“回來探望母親,順道也來看看姑母。”說著,便要扶蘇太姑奶奶回屋裡坐著,這外頭寒風凜冽,也確實是冷。
蘇太姑奶奶倒是沒拒絕,順勢回了屋中,坐了下來,才道“我聽說你母親近日身子好些了,正要去看看她,倒不想她竟是掛念你,身子稍好便急忙把你叫了回來。”
這話中不無譏諷之意,太夫人當初發了話,讓蘇氏好好在家待著,不用來侍疾,明顯是母女間鬨了嫌隙,若是蘇氏先低了頭,多來伯府幾次,也能將太夫人哄回來,隻是自那之後,蘇氏就忙得要死,壓根兒就沒工夫來,節禮還是讓黃得勝裝了車給送來的,何況她心裡也氣著太夫人,怎肯先低頭,所以今日會來,擺明是太夫人發的話,她不得不來。
蘇太姑奶奶跟太夫人相處了不說一輩子,也有大半輩子了,哪裡不知道太夫人是什麼樣的人,要說太夫人眼光是有的,見識也有那麼幾分,腦子也比尋常人精明些,獨有一點,蘇太姑奶奶是很瞧不上的,就是太夫人有些急功近利,自老伯爺去了之後,她一門心思的就是想靠兒子重振伯府榮耀,可庶子被她養廢了,兩個嫡子在官場上,卻一直是不高不低的,伯府遠了舊交,新結交的卻又不大看得上蘇長英兄弟,對伯府隻是表麵上的往來。太夫人麵上不說,心裡急得不行,好容易逮了機會送了個孫女兒進了東宮,偏偏蘇長英又有那麼點文人的酸腐氣,不肯靠裙帶升官,在任上倒是兢兢業業,卻對太子的幾番示好都不冷不熱的,大概是想給太子留下一個不卑不亢、忠耿正直的好印象,卻不想弄巧成拙,太子膩歪了,不理睬他了。
蘇長英急壞了,卻還不敢讓太夫人知道,然而太夫人掌著這府裡幾十年,消息靈通,又哪裡瞞得過她,前些時候伯府準備給東宮的節禮,還打上了蘇太姑奶奶的主意,想請蘇太姑奶奶給太子畫一幅八駿圖,希望能借此重新奪回太子對伯府的關注,卻被蘇太姑奶奶直接給回絕了,為這,太夫人還拖了病體見了蘇太姑奶奶一回,到底沒能讓蘇太姑奶奶鬆口,氣得太夫人當日又多喝了兩碗藥。
本來蘇太姑奶奶還覺得太夫人要在病榻躺著過年了,誰知這兩日竟聽說太夫人的病體好轉,能說能笑了,她心中奇怪,這才打算去看一眼,也算是對當日太夫人拖著病體來看她的回禮,誰知卻在容溪堂外看到了蘇氏母女,蘇太姑奶奶心思一轉,大致就猜出太夫人病體好轉的因由就落在這母女二人的身上,哪裡還願意去看太夫人那張越來越充滿算計的老臉。
蘇氏聽出了蘇太姑姑話裡的譏諷,麵上一紅,卻是不好說什麼,隻陪笑道“我原也應當回來看望母親。”總不能說她也看不上太夫人骨子裡的那份功利之心,畢竟是她親娘,裡子麵子都要給,除了堅決不讓太夫人算計裘怫,彆的,蘇氏也隻能睜隻眼閉隻眼,不看不聽不想。
蘇太姑奶奶見她避重就輕的,倒也理解她的難處,笑道“林媽媽借了你,可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這眼下快過節了,你也該放她幾日假,讓她回來陪陪我。”
蘇氏這下子更不好意思了,道“改明兒我就放她的假,等過了中元節再請她來家裡幫襯卿卿幾日。”
這回是真臉紅,因為蘇氏全然忘了這回事,裘怫倒是沒忘,隻是她一時還離不開林媽媽的幫襯,又想著離過節還有好幾日,她打算等到祭灶的前一日再放林媽媽回來。
話說到這裡,蘇氏心中再是慚愧,也不得不進入正題,忙便起身給蘇太姑奶奶行了一記大禮,道“姑母,此事原是我思慮不周,萬想不到竟會對容溪堂有這麼壞的影響,侄女兒向您賠罪了。”
裘慎也跟著母親一起向蘇太姑奶奶行大禮。
蘇太姑奶奶瞧著她們母女一模一樣的動作,一模一樣的表情,還有相似了七八分的麵容,倒是樂了,笑道“多大的事,也值得如此,我並不放在心上,你們也不必計較。我當初辦容溪堂,一則是為了有個容身之處,二則是為這府裡儘一份心力,教導教導府裡的姑娘們,三則也是不想清閒著,手中有點事情做,日子過得便不覺漫長。如今年紀大了,精力早不如往日,若不是出了這件事,怕是這容溪堂人一多,我也沒精力再管,這陰差陽錯的,反是稱了我的心意。”
“多謝姑母體諒。”
不管蘇太姑奶奶這番話是否有安慰勸撫的意思在裡頭,總之,蘇氏這會兒心裡果然是好受多了。
蘇太姑奶奶又問了問她閨學的事,蘇氏一時沒有會意,撿知道的都說了,然後蘇太姑奶奶也沒多留她,借口累了就打發她母女離開,直到登上馬車,蘇氏才後知後覺的回過味兒來。
“嬌嬌,你聽出姑母的用意了嗎”
裘慎被問得一愣,茫然道“什麼用意”
蘇氏歎了口氣,道“好端端的,姑母怎麼會關心起閨學來了。”
“莫不是因為林媽媽”裘慎下意識的說了一句,就覺得不對,愣了一會兒,才驚道,“莫不是姑祖母不打算繼續容溪堂了”
蘇太姑奶奶性子冷淡,並不是愛打聽閒事的人,她突然問起閨學,無疑是因為這閨學於她有必須關注之處,加上之前蘇太姑奶奶話裡有意無意的透出上了年紀精力不濟管不了容溪堂太多的意思,隻要認真一想,便不難察覺到蘇太姑奶奶的意圖。
結束容溪堂,把容溪堂現有的嬤嬤和學生都轉到裘家閨學去。
但這怎麼可能蘇太姑奶奶若是這樣做了,便等於是將大半輩子的心血都交到裘家去,用容溪堂的根基去成就裘家閨學的輝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