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周媽媽屈膝應是,然後又向裘怫行了一禮,道“裘二姑娘大安。”
裘怫對她微一頷首,道“有勞周媽媽引路。”
周媽媽又應一聲是,側身往前作請。
裘怫這才又對朱杜氏半福一禮,道“九夫人且先忙著,小女先行一步。”然後便順著周媽媽作請的方向,緩步而去。
這周媽媽也是個妙人,因裘怫一句“喜靜”,便猜得出她是不想與人應酬,因此並不往正路大道上引,反而挑了人相對少得多的一些偏道小徑走,時不時還要穿花拂葉,旁的不說,倒確實是一路欣賞到了不少優美的景色。
不過路確實有些遠,繞來繞去,兼時不時還要停下來看幾眼風景,走了快兩柱香的時間了,周媽媽才回首側身笑道“前頭有處假山,從山洞裡走是近道,出了假山拐過一道院門就是聞碧閣了,隻是山洞裡黑,路也潮,不大好走。不然就得繞過去,沿牆走上半刻,那道花牆是咱們府裡十分有名的一處賞景,牆上掛遍蓮藤,春時賞花,夏時賞葉,秋時賞果,冬時賞雪,一年四季都有可賞之處。隻不知裘二姑娘是想省腳力,還是想賞景”
裘怫今日來,就是純來賞玩的,自然不介意多走幾步路,因此便道“眼下這時節,便是正宜賞果的時候,我眼饞,可不喜歡黑漆漆的山洞,隻偏愛那可愛的果子,還是沿牆走吧。”
周媽媽立時道“那二姑娘便可大飽眼福了,不是奴婢自吹自擂,蓮藤的果子,生得一串串的,不過黃豆大小,卻通體紅如丹霞,可愛又玲瓏,還有一股子極好聞的清香,一捧摘下,不過盈盈一握,掛在鬢邊,或是垂在腰上,都是合宜的。”
說話間,她們已是又走出數十步遠,恰轉過一處彎道,風中便送過來陣陣清香,清雅馥鬱,沁入心脾,卻又不似花香濃烈,而是果香撲鼻。
“周媽媽果不虛言。”裘怫微閉目,深吸了一口氣,越發覺得這香氣優雅,竟還有使人心情舒暢的作用,忍不住問道,“這果子能食否”
好吧,她老毛病犯了,碰上好物,第一時間就想的是能不能做成點心小食。這果子香氣極佳,如果能做成點心,不說色味如何,至少在香上,是無出其右了。
周媽媽笑道“以前府裡倒是有調皮的小子偷摘了吃過,人食無事,隻味道又酸又澀,不堪入口。”
一通話總結下來就四個字無毒,難吃。
裘怫舉目望去,那牆就在不遠處,長長的一道,大概是專門建的觀景牆,因此不似尋常的牆,直挺挺的一道沒什麼變化,這牆卻是專門建了燕頂,兩麵垂下,就像燕子的兩隻翅膀,那蓮藤就沿牆根種著一直往上爬,因為這種植物喜陰,所以燕頂應該是專門為了遮陰而修,在燕頂下則橫著許多細竹條,蓮藤生長到竹條的位置,就自動繞著竹條繼續長。那些細竹條布置巧妙,基本上就是一個個字型,所以遠遠看去,倒像是一片綠海裡長出了字一樣,仔細分辨,卻是“孝於親悌於長”六字。
裘怫觀之莞爾,這魏國公府果然不愧是清流名門,修一麵觀景牆都不忘教導家中兒女孝悌之道。隻不知觀景牆的另一麵,又是寫著什麼話,她猜該是忠義之道,正好與孝悌相呼應。
想到這裡,她又心中一凜,對內是孝悌,那忠義就該是對外的,也就是說這道觀景牆不僅是觀景之用,還是隔絕了魏國公府內宅外院的屏障。
當下她便給了靜女一個眼色,示意噤聲。若牆後真是外院,難保沒有男子經過,她們這邊聲音稍高些,牆對麵便能聽到,總歸不雅。
靜女會意,稍落了一兩步,對著跟在後頭的丫環仆婦打了個手勢,便是讓她們安靜的意思。
今日跟著裘怫的,除了靜女,便是林春和成嬤嬤,外加兩個跑腿傳話的仆婦,前者不提,宮裡出來的自然不乏眼色和謹慎,後者也是眉眼靈活的,因此靜女這手勢一打,她們立刻就連腳步都放輕了,尤其是成嬤嬤和林春,在規矩上更利落得多,不隻是腳步放輕,而是壓根兒就走路無聲。
在前側方引路的周媽媽立刻就感覺到身邊一靜,驚訝的回頭看了一眼,就被成嬤嬤和林春無形中散發出來的氣場給逼得再不敢回頭亂看,引路時甚至都離牆遠了幾步。
裘怫很滿意周媽媽的識趣,這才有閒暇觀賞蓮藤的果子,隻見綠鬱濃密的藤葉間,果然垂掛著一串串盈盈可握的玲瓏朱果,相當的喜人,既然周媽媽先前說過可以摘下佩戴,裘怫便也沒有客氣,示意靜女摘下兩串來,用紅繩係了,一串懸在了自己的腰間,一串留著回頭給裘怡懸上。
恰今日裘怫穿了一身水藍底繡鶴舞紋的襦裙,那串玲瓏朱果懸在腰間,位置剛巧落在鶴嘴邊,乍一看,倒有幾分像是鶴銜朱果的樣子,很有吉利的意頭,惹得靜女在一旁直抿唇,暗忖真真是再巧不過。
裘怫見她看著自己的腰間一直笑,便也低頭一瞧,這才察覺出這個巧宗兒,不由得也笑了起來,心情隨之大好,瞧著這滿牆的綠葉朱果,越發的就覺得盈碧可喜起來。一時忽想起鄭秀曾說過要在榮國公府大興土木,依著她的心願建一處園子出來,隻可惜他走得太急,蘇氏又防得緊,導致她一直沒機會和鄭秀談論這件事,其實她私下裡是很有些想法的,也翻了些關於建園造林的書。不過如今她見了魏國公府的這道觀景牆,腦子裡倒是又更多了點想法。隻等鄭秀回來後,再尋機會慢慢與他說吧。
如是一路尋思,一路欣賞的,走至了牆根儘頭,便又轉了個方向,卻是滿目瀟瀟竹,這竹子並不是種在一處蔚然成林,而是東栽幾株,西栽一叢,間以奇石異草,又有漢白石製成的石欄相隔,冷不丁望過去,倒像是白雪覆於翠綠之上,很是賞心悅目。
然後最醒目的便是坐北朝南的一間軒閣,明暗三間,那明間就是正堂,修建得高大敞闊,門板都卸掉了,換上了薄如蟬翼的軟紅輕紗,前後通透,既不影響采光,又可稍稍擋住穿堂風的肆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