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新的任務
陳恭離開的時候,手裡抱了一大堆的資料。
楊廣業為了這個課題,費儘心思找來了不少材料,甚至很多都是找徐通找來的。
顯然,三羧基循環作為一個成熟的生化理論知識,可是在臨床應用中,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切入點,顯然是有些浪費。
應用型科研的目的,就是把理論轉化為應用。
如此一來。
陳恭眼下的時間就有些不夠充裕了。
一邊需要深挖三羧基循環的課題。
一邊需要學習下頸椎椎弓術式完善。
一邊還需要錄製講課視頻,偶爾出出題。
所以現在的他,雖然還是一個學生,比起那些搞科研的都絲毫不遑多讓。
三羧基循環的課題任務書還沒有下來,楊廣業需要早期完成的工作比較多,時間並不緊迫。
想到這裡,陳恭嘴角上揚,看來自己應該多看看書了。
“所以呢,無論是心態上,還是臨床情況把握上,都有些差距。”
同時呢,若是患者骨質疏鬆,或者是頸椎活動度比較高,那樣一來的話,就會出現螺釘的變化,造成一係列的並發症。
原來……
說做就做!
陳恭觀察著觀察著,忽然明白了為什麼要對頸椎的各個厚度,長度,以及角度進行檢測了。
其實真跟椅子一樣,椅背鬆動了,這個時候,找個固定的墊片,然後用幾根釘子釘進去,固定好了就行。
陳恭沒有絲毫猶豫,說做就做。
這和匠人有什麼區彆?
區彆就在於呢,你固定的時候,那個螺釘,不能損傷到椅子。
於是,從脖子前麵找個口子,找到受損的下頸椎,然後把一個帶著螺絲的鋼板放進去,固定好,然後把螺釘插進下麵的椎體上。
這種狀態讓人十分沉溺。
divcass=”ntentadv”手術到了最為關鍵的一步,需要把固定鋼板的螺釘固定在椎體後緣的骨皮質內。
果然世事洞明皆學問,吃貨豁達可文章啊!
於是,那四個螺釘不會刺穿,可是鎖定鋼板為了維持鋼板和頸椎的穩定性呢,需要有一個帶鎖的,得18毫米的長度。
最後一個固定的螺釘呢,18毫米。
李博中等個子,板寸頭,平素戴著一副金絲邊框眼鏡,身上永遠有一種衣服洗過之後被陽光曬乾的味道。
所以,這一項技術依然有脊髓損傷的危險性!
穩定性提高了,但是風險係數也增加了。
“不錯,幫我拉住這根線。”
前路ao帶鎖鋼板螺釘固定術聽起來很複雜。
說話做事給人一種很乾淨的感覺,特彆是笑起來,特彆像鄰家大哥。
前路ao帶鎖鋼板,鋼板上總共五個螺釘,其中四個螺釘的長度是14毫米。
這樣的長度,才能保證穩定性。
模擬手術緩慢進行。
“而且臨床上的患者呢,情況複雜,不可能像模型這麼簡單,往往帶著各種疾病。”
陳恭看著李博,忍不住問了句:“李老師,你平素對於骨科手術了解那麼多,如果去搞臨床,做手術的話,是不是也不會太差?”
這可真的太有趣了!
嗯,還是用椅子舉例。
就是從後麵用鋼絲把棘突拴起來。
這結合起來就叫做:“椅背的前路ao帶鎖墊片釘子術!”
【溫馨提示:若是以一個醫學生的身份,承擔起課題組第三的責任,顯然不是一件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吧?】
這個時候呢,壞掉的區域就需要重建了。
“但是,真正到了臨床,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比較多了,就比如此時,我可以心平氣和的做模擬,因為我對麵是模型,不是真人。”
學醫還需要學好物理學、力學、生物力學啊……
“哎,還可以,可惜劉老師沒來,要不然可以進行一番比較。”
“等劉老師來了以後做出後路手術,到時候就可以比較一番了。”
陳恭聞聲,猶豫一下:“我……我其實對於後路,也比較了解……”
“不過,相比臨床,我更喜歡實驗,心理壓力不是很大。”
李博點頭:“也行,過來,你幫我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