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未來同時拿下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影片,有哪些呢?
顧銘在腦海裡回憶了起來。
2011年奧斯卡,《國王的演講》,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位一體。
2012年,《藝術家》,同樣是這三個獎項全都拿到了手。
2016年,幫小李子圓夢的《荒野獵人》則是同時拿下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
然後,沒了。
為了保證自己的影片能夠先天就有優勢,顧銘便在這三部裡選了起來。
既然是為了保險一點,那《荒野獵人》就先排除了吧,誰讓有那麼兩個獎項情況比它更好呢?
拍《藝術家》嗎?
不得不說,這部片確實容易在奧斯卡拿獎。
這是一部黑白默片,能夠讓奧斯卡老評委們想到好萊塢黃金時代,簡直就是為了在奧斯卡這種地方衝獎而生的!
可能觀眾不大喜歡再去看黑白默片,可用於提升自己逼格,再好不過了。
但是……
觀眾不愛看,即使去看,也是衝著名頭去看。
國內觀眾就更彆說了,好萊塢好歹還有黃金時代回憶,國內電影行業,誰會記得默片時代啊!這樣的話,拍這部片就有點傷根本啊!
沒選擇,那拍就拍了。
可自己這不是還有選擇嘛。
顧銘拿出筆,寫下了《國王的演講》。
獎項多,票房也不差,全球四億多的票房,在這種劇情片裡,可以說是相當優秀了。
還有一點。
這部也是自己當初為了攻陷奧斯卡而提前占坑備案的劇本。
不過自己為了防患於未然,隻是寫了個大概脈絡,具體的內容也沒寫。
至於會不會被人抄襲。
無所謂!
誰讓蘇菲亞已經懂得花重金,加上顧銘的劇情片在世界上也是有一號的,拿下授權了呢。
獨家授權,不怕這個。
現在也是時候寫出具體劇本來,當做最後一次衝擊奧斯卡的作品了。
顧銘立馬沙沙沙的寫了起來。
這部片寫的是英女皇父王喬治六世的故事,口吃國王,經過一係列的訓練,成功克服了口吃,然後在二戰發表了著名的聖誕講話。
顧銘在寫的時候,顏丹辰就在旁邊靜靜地看著。
等到顧銘寫完。
顏丹辰的默默地點了點頭,“我聽說過他的事。”
“這是你準備拍的新片?”
“傳記片,還是這麼勵誌的傳記片,加上原型的身份,我感覺這部片在奧斯卡應該是會比較受歡迎的。”
“希望是那樣吧,這是我最後一次衝擊了,不行就罷了。”顧銘很是鄭重地道。
“要是這次失敗,你以後就再也不去奧斯卡了?”
“你說什麼呢?”顧銘搖頭,“我又不傻,去奧斯卡花公關費,哪怕拿不了獎,隻有提名,也能小賺一下,既賺名氣,又賺鈔票,為什麼不?”
“我的意思是不會專門為了拿最佳導演拍片子了,以後隨心所欲一點,想拍什麼拍什麼。”
“拍部電視劇?”顏丹辰問。
“你殺了我吧。”顧銘翻了個白眼,“那我就聲名狼藉了。”
再說了,顧銘也想不到什麼電視劇值得自己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