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賓車裡。
顧銘可能是司機外最放鬆的人了。
小李子要衝擊奧斯卡影帝,其他人就更彆說了,但凡拿到提名的,誰不想拿個獎啊?
除了顧銘。
獎拿的夠多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加最佳導演,一隻手都快數不過來了,多一個少一個還真無所謂。
這一次說是衝奧,其實更像是看一場奧斯卡現場直播。
一旁的小李子看了一眼顧銘,見他居然拿著手機玩著切水果,心裡大無語。
我在這兒緊張的成了個什麼似的,你居然還有心思玩遊戲?
仔細一思索,顧銘還有什麼獎是沒拿到手的,可能隻有演員獎項和技術獎項了。
他的心裡便隻剩下酸了。
“說真的,我他麼的好羨慕你啊,我覺得我都不用有那麼多獎項,一座最佳男主角足矣!”
“說不定你拿到之後還會想有第二座,第三座,或者成為男明星裡的凱瑟琳赫本,拿它個四座。”顧銘一邊劃著屏幕,一邊道。
“不不不,我這個人很容易滿足的,一座就夠了。”小李子肯定道。
“那這次如果拿到影帝之後,我在給你定製一部衝擊影帝的片子,你願意演嗎?”
“是的,我願意。”
“你看。”顧銘笑笑,“也不是那麼容易滿足。”
“我……”小李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笑著搖了搖頭,“前提是這次拿到。”
“總會拿到的。”顧銘說了一句正確的廢話。
以小李子的影壇地位,隻要他一直追逐奧斯卡影帝,奧斯卡評委們不會不給他的。
感覺到禮賓車快要停車了,顧銘收起了手機。
待會會有不知道多少攝像頭對準自己,讓彆人以為自己不把奧斯卡當回事,總歸不是好事。
反正表現的得體一點又不花錢。
車門拉開,一行人在閃光燈的照射下走了下去。
然後開始和其他人一樣,在紅毯上凸造型。
粗粗掃了一眼,看到了不少華人麵孔,顧銘感到很滿意。
哪怕明知自己親自得獎概率不大,也要來捧場,這才是朋友啊!
於是乎,顧銘放慢了腳步,讓他們多拍點照片。
那些被顧銘當做朋友的國內記者們一邊拍照,一邊嘀咕著,“感覺顧導拿不到什麼大獎啊,《地心引力》畢竟不是好萊塢片,《海邊的曼徹斯特》我覺得也不是那麼經典,而且《藝術家》太,太占便宜了。”
“誰說的?影帝獎杯不算大獎嗎?”
“我有種感覺,這次顧導要再造一個奧斯卡影帝,第四個奧斯卡影帝,一旦成功,以後想拿影帝的好萊塢大明星們,第一時間就是找顧導,一起合作一把。”
“其實早就是這樣了,小李子不就是零片酬和顧導合作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嗎?”
“那就更上一層樓!或者開始捧奧斯卡影後。”說到這裡,記者歎了口氣,有些遺憾,“顧導越來越那啥了,之前還能時不時地出點緋聞,可現在整的跟個正人君子似的,她要是和奧斯卡影後發生點什麼,那咱們的獎金就有著落了。”
……
走完紅毯,顧銘立馬返回,又去和《地心引力》劇組走了一邊,這才進入了好萊塢高地中心。
還是老生常談的脫口秀主持人一通開玩笑活躍氣氛,醞釀個差不多了,嘉賓上場。
最開始的一堆技術獎,《地心引力》就有了不少收獲。
攝影,剪輯,音效,視覺效果等等獎項,不說是當仁不讓吧,也算是種子選手了,有驚無險地把獎杯拿了下來,避免了十提吞零蛋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