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各個電視台還是很歡迎的。
不過這就沒有《漢武大帝》那樣一個個的都想單獨拿下首播權了,之江,京城,贛西衛視三個電視台合力將其首播權拿到了手。
每集八萬,一共二百八十萬拿下,外加貼片廣告。
……
牆內開花,牆外也開花。
《颶風營救2》的北美下畫,最終票房高達1.32個億,肉眼可見的海外市場又能賺一筆,索尼哥倫比亞立刻激活了當初簽約時的附加條款。
以3300萬美元買下了其他地方的發行權。
為此,安東尼還親自來了一趟。
順便告訴了顧銘一個消息。
“顧!恭喜你。”
“最後關頭,《綠皮書》的北美票房也破億了。”
“哦?一周前你打電話不是說還差五百萬呢嗎?那時候每天的票房都隻有三四十萬了!是怎麼……”
顧銘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話說到一半。
顧銘不再說了。
了然!
這還用問嘛,正常情況肯定是不可能北美破億的。
可就差那麼兩三百萬的樣子了,索尼哥倫比亞至於去扣這麼點錢嗎?
肯定是自己出錢把北美票房買到一億美元了。
橫豎其中的一半還會進入他們自己手裡,最後就是貼進去一兩百萬。
當然,大頭是給顧銘的分成。
一下子由四百萬提到了七百萬。
“是那樣的!”安東尼似乎知道顧銘猜到了,笑著點了點頭,“放心吧,你的分成一分不會少的,一個月內,這筆錢就會打入你的賬戶。”
“我們索尼哥倫比亞對待朋友一向大方!”
“顧!再合作一把?”安東尼伸出了手。
“你想要拍攝什麼片子都行,動作片成本五千萬以下,文藝片兩千萬以下,片酬翻倍,提成也可以再加。”
“而且主導權可以交給你,甚至包括最終剪輯權。”
“包括商業片?”
“商業動作片!”安東尼強調了一下。
大方歸大方,關係好歸關係好。
可生意就是生意。
顧銘還沒在其他種類的商業片上證明過自己,安東尼不敢答應把最終剪輯權交給顧銘,即使他現在答應了,回去之後索尼其他高層也不會答應的,終究是個實現不了的條件。
除了商業動作片。
《颶風營救1》是顧銘導演,《颶風營救2》成了製片人,但據安東尼所知,這個項目從頭到尾都是顧銘說了算。
由此可見顧銘在動作片上的了解和掌控力是值得信賴的,剪輯權放手也不是不可以。
其實,他這些考慮完全是多此一舉。
顧銘壓根沒有立馬再在好萊塢拍一部片的想法。
“安東尼,謝謝你的邀請。”
“但我們可能沒法合作了,我下一部片子想在國內拍攝。”
“啊,為什麼?”安東尼一臉不解,“趁著你剛拿下最佳影片,相信我,一部戲的片酬加分成甚至可以衝擊一下兩千萬美元。”
還能為什麼?
自己拍部片子賺的更多,為什麼非要去賺片酬?
還得接受其他人的指手畫腳。
說是都由你來管。
索尼哥倫比亞的高層說話了,你聽還是不聽?
相比起來,顧銘更喜歡自己說什麼都算的模式。
當然,這種話不能挑明,顧銘隻能是給回了一句“你懂的,我自己是有公司的。”
“哦。”安東尼表示了解,不過依然不會放過合作的機會,“是什麼片子?要是動作片的話,你隻要把劇本提交過來,我們索尼哥倫比亞可以在你還沒拍攝出成片之前出個價格買斷。”
“我也沒想好拍什麼片子呢。”
“那好吧,找發行的話彆忘記了我們索尼,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安東尼很快就離開了。
留下顧銘獨自在啟明星的辦公室裡思考著要拍什麼片子。
在國內拍片,這是肯定的。
畢竟都拍了《綠皮書》和《諜影重重》兩部好萊塢片子了,自己不能顧此失彼。
內地市場還是要兼顧一下的。
那麼問題來了,拍文藝片,還是商業片?
就在顧銘思考著的時候。
李小萍走了進來。
“陳昆黃小明周訊他們三個最早一批加入公司的藝人一起要求續約。”
“夠主動的啊,什麼條件?”顧銘隨口問道。
“沒,沒有條件。”李小萍笑笑,“按照之前的合同再續五年就行。”
“提成加一成吧,剩下的照舊。”
三人畢竟都是公司老人了,現在都算是一線明星。
這樣還能主動以原來的條款要求續約。
顧銘也不至於太小氣。
加了提成後就讓李小萍去找三人簽署新合同了。
等到李小萍走後,顧銘才想起來,自己之前不是計劃著拿一個衝擊三大影後的機會來防備一手周訊不續約的嘛?
現在既然沒這種考量了。
是不是拍一部片子幫她衝擊一次影後?
就威尼斯吧。
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是鞏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