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是可以。”
“但我怎麼覺得這才是你的目的呢?”顧銘白了薑聞一眼。
divcass=”ntentadv”“哈哈哈,你彆問我,算命的說我這人從小就糊塗。”薑聞哈哈一笑,把頭扭到一邊看風景去了。
自從被禁導之後,他的心態明顯被影響了。
找了那麼多小說都不太滿意。
可讓他自己編故事吧,他和其他第五代導演其實差不多,編劇能力並沒有那麼強。
《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汪朔小說《動物凶猛》。
《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尾的小說《生存》。
他就隻能把主意打到顧銘頭上了。
誰讓顧銘實力強呢,大多數作品都是自己做編劇,文藝片個個能拿獎,給顧常衛寫的劇本都能拿獎,去好萊塢拍了個片吧,連奧斯卡最佳影片都拿下來了。
這讓心高氣傲的薑聞也得心服口服。
既然比不過,那就加入。
不丟人。
“行,你先找著,實在找不到的話等我這部新片拍完就給你弄個本子,不過有言在先,不能超支。”
“你看我《尋槍》超支了嗎?”
“總而言之彆超支就是了。”
薑聞是個不錯的導演,但僅限電影上,對投資人來說,就沒那麼好了。
其實隱喻多什麼的,影響票房,但以他的名氣,票房也低不了,關鍵是太能造了,你把成本拉高到那個程度,還怎麼賺錢?
《陽光燦爛的日子》米蘭的照片,直接用了四本膠片,一本4分鐘,一秒鐘24格,相當於拍了兩萬多張照片,然後從裡麵選一個出來製成照片。
跟墨鏡王一個毛病,同一個鏡頭拍上二十多次,最後選了第一次拍的鏡頭。
……
到了戛納。
顧銘去了組委會安排的地方了,在這裡,見到了其他評審團成員。
評審團主席是大衛·林奇,另一個華人評委楊子瓊,還有一個熟悉的就是殺狼·死通這個女人了。她倒是挺主動的,想要和顧銘結識一下,不過想起後世的事,顧銘對其很不感冒,就保持一個愛搭不理,雖不知道為什麼,但她見此也就沒再自討沒趣了。
至於其他人,那就不這麼熟了。
顧銘主要是和大衛·林奇以及楊子瓊聊天。
“顧,你的新作什麼時候上映?我真的很期待。”大衛林奇對顧銘的觀感還不錯,“希望是一部超越《綠皮書》的佳作。”
“是一部華語片,不大可能在北美上映,應該隻會出dvd,到時候我給你寄一張。”
“哦,沒問題,我給你留個地址。”
……
評審團評委一起亮相,參加了個開幕式後。
緊接著就是各種看片,看片,看片。
沒看幾部就見到了一部經典,《鋼琴家》。
這部是被米國通緝的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導演的新作,改編自一位波蘭鋼琴家的自傳小說。
講述的是一名天才的猶太鋼琴家的故事,在二戰時期,整日生活在死亡的威脅下,幸運的躲過搜查,藏身於城市廢墟下,最後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意誌軍官,對方冒死保護,他才終於撐到了戰爭結束。
看著阿德裡安·布勞迪那對眉尾向下的眉毛,那雙憂鬱的眼神,顧銘不得不感慨,真是的長了一張適合演文藝片的臉。
以後要是在米國拍偏文藝性質的片,他肯定是主角人選之一。
待到影片結束的時候。
顧銘便知道了,這部片八成就是金棕櫚得主了。
除非能再出一部影史經典,看一下主競賽單元的名單,沒有這個層次的。
對了,這一屆還有一部華語片。
叫《日照重慶》。
還是老熟人王曉帥拍的。
可能是因為自己投資了他的《青紅》的緣故吧,他提前了八年將這部前世也是由他來拍的片子弄了出來。
製片成本一千萬。
和評委們一起參加《日照重慶》首映式的時候,顧銘就時不時地往這部片子的資方製片人那裡看。
心裡隻有兩個字,佩服!
你們也是真敢投,一千萬拍部文藝片,怎麼想的?
還真是願意為了藝術做投資啊!
萬一不得獎,就準備著虧死吧?
其實,顧銘腦海裡倒也想過不支持王曉帥的這部片子。
讓其光憑質量去說話。
要是這樣,《日照重慶》有很大可能是一個獎都得不了的。
但誰讓人家當初也沒得罪自己呢。
片子裡還找了啟明星的秦浩鄧朝和金鎖演了個角色。
三個演員啊,用的不算少了。
再加上大家都是華國人,不支持一把還真是顯得不夠意思。
顧銘便在評審團的討論上也出聲支持了一把這部《日照重慶》。
當然,支持是有限的。
金棕櫚,影帝影後肯定沒指望。
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什麼的,影片的質量就在那裡了,顧銘捫心自問,沒必要為了王曉帥這麼浪費自己的聲譽去強推。
再說,就算強推,你又不是評審團主席,推不起來的。
隻能是推薦其得最佳編劇獎或者是另一個主競賽單元裡很小的獎,評審團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