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三!
一場大雪從子時開始下,一直到天蒙蒙亮起這雪的勢頭放才小了一些。
蘇宅大門外,兩盞素白燈籠高懸於門楣下,燈麵書有墨黑“奠”字,白燈籠隨風輕搖,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門廊立柱之上,數丈白綾纏繞,與簷下懸掛的麻布喪番交疊垂落。
中央匾額覆著素白布帛,墨書“悼念蘇氏太公”六個大字。
蘇公是子夜離故的,蘇家人一夜未眠將蘇公的後事布置妥當。
縱然他們沒有大張旗鼓的知會鄉親的意思,但無論是采買的白綾布帛,亦或是尋人紮白燈等物,總是要將消息給傳出去的。
這不,那些個商家一聽是蘇公離世,一個個悲愴間趕忙將蘇家所需的東西準備好。
蘇家讓他們不要到處去宣揚這事情,這些人倒是做到了,但奈何他們的主動披麻戴孝哭天搶地的動靜還是驚動了附近的鄰舍。
南泠人大多都有互幫互助的習慣,一聽隔壁有人大哭,隻當是出什麼事情了,就是紛紛出來觀看。
這一看,蘇公離世的消息自然就掩不住了。
如此一來,哭喊的人越來越多,披麻戴孝的人也越來越多,從後半夜開始,一直到天蒙蒙亮起,蘇公離世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南泠。
夜裡的時候,有人趕到蘇家來,詢問有沒有什麼能幫忙的地方,都被蘇家婉拒了回去。
畢竟蘇家人手是夠的,若是讓鄉親們進來幫忙布置靈堂,雖說能讓他們省些力氣,但終究會惹得亂糟糟的。
然而,從後半夜開始,就不斷的有鄉親過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還越來越多。
人家也是好心,蘇家自然不可能就那麼直直得把人往外趕,索性就命人在門前侯著,告訴前來幫忙的鄉親明日一早就能吊唁蘇公。
鄉親們也都是明事理的,知道他們在這,反而會給人添麻煩,所以索性就各自先回了家。
有些個沒走的,則是站在了前往蘇家的各個路口,告訴那些個趕過來的鄉親先彆去,莫給人家添麻煩。
還有些個人,乾脆在回到家後,直接在門前掛起了白燈籠,纏上了白綾布帛,覆上了吊唁蘇公字樣的白布……
辰時過半,蘇家已然打開宅門,迎著前來吊唁的鄉親們朝宅子裡走。
清一色的白孝服烏泱泱的朝著蘇宅內湧去,偌大的蘇宅很快就變得擁擠起來,密集的哭聲來自男女老少,交織在一起,從蘇宅上空蕩漾開來……
蘇宅外的長街之上更是一片“雪白”,有孝服的白,有飛雪的白,有白綾布帛的白……清冷的陽光下,這些白皆是融為一體,折射出刺人落淚的光澤……
人群中段,顧寧安一行跟著人群緩緩前行。
時雨、餘奈何、胖娃他們都跟來了,雖然他們跟蘇公素未謀麵,但在聽聞了蘇公的事跡後也是格外的欽佩,也要跟著來吊唁一番。
“顧先生,你昨晚都沒睡,其實不用陪著我們一道來的……”餘奈何看著打哈欠的顧寧安,忍不住說道。
聞言,顧寧安笑著搖了搖頭“我與蘇公雖隻有一日之交,但也可以算是摯友,這停靈的三日,我還是要在的……”
餘奈何微微頷首“那你彆太累了……”
一旁,掛在時雨脖頸上的草精開口道“大家都在哭,我們是不是也要哭一哭比較好?”
聞言,顧寧安搖頭道“吊唁也不是非要哭的,情到深處哭得出來就哭,若哭不出來,也彆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