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堂:“能確定性質嗎?”
真的有一天,我便成了你,這句話在此刻的尚堂身上有了具象化。
他學著呂奉光曾經的樣子,穩健的一步一步判斷敵情和狀況,再根據掌握的信息來給出正確應對。
這些,都是他被言傳身教過的,已經通過一次次跟隨呂奉光出海,牢牢地刻在了他的骨子裡,成為了本能。
“目標信號很弱,持續時間也很短,不能判明目標性質,目標最後於二時十八分跟我們失去了接觸,最後方位在一一零。”
鹿寧儘職儘責的將重點從繁雜的信息裡抽取出來,一一告知了尚堂這個做決斷的人。
“附近有沒有其他目標?”尚堂想通過其他方式判定接觸目標性質。
鹿寧:“沒有。”
“給我放剛才的錄音。”尚堂側耳聽著,卻發現根本聽不清。
他索性直接坐到了鹿寧身邊,示意其將聲音調大,還用手兜住了耳朵輔助聽力,“聽不清,大點聲。”
“我覺得,像是螺旋槳的噪聲。”鹿寧和尚堂一起聽完,給出了自己的推測。
尚堂若有所思,從聲納室出來,直奔盧一濤的海圖室,“盧一濤,查一下附近海域的相關數據。”
“是。”盧一濤接到命令,立刻開始計算和統籌相關數據,並很快得到了結論,“艇長,這裡距離十三號海嶺通道很近。”
“你說的是海嶺通道?”陳淵詫異的反問,得到了盧一濤肯定的答複。
“也就是海底山脈,一般高出海底三到四千米,就算同陸地上的山脈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更加的巍峨壯觀。”尚堂說到這兒,忍不住笑了一下,“接著說,盧一濤。”
盧一濤點頭,繼續將自己知道的該海域的水文資料道出。
“太平洋山脈,主要位於大洋的東側,但在西太平洋也有分支,存在於衝繩群島和印尼群島之間的海底,呈西南走向。”
“山與山之間的距離最寬處可以達到四五公裡,最窄處隻有三四百米,而且山脈都是由易碎的火成岩構成,如刀刃般鋒利。”
“山勢之雄偉,甚至可以媲美喜馬拉雅山。”
席楠因為這個話題涉及到了自己負責的部分,從戰位上起身加入了討論,並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如此險要的山形地勢對水麵上的船隻不會有太大影響,卻是咱們潛艇的噩夢。”
“雖然咱潛艇都配備了高精度的慣性導航係統,但由於地心引力對局部垂直麵的乾擾,水下高速航行,會使慣性測距儀的誤差逐漸擴大,從而導致了慣導定位誤差增大。”
“沒錯。”盧一濤肯定了席楠的說法,“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潛艇大多數都會繞道避開海嶺通道,或者乾脆上浮到一百米以內去通過。”
“因為沒人認為可以成功的穿越這個山脈。”
“直到一九八四年,他國海軍的一艘潛艇成功的從西太平洋海嶺穿行而過。”這一部分的潛艇曆史尚堂也是能說出來點兒什麼的。
因為這就是十三號海嶺通道名字的由來,“他們走的這條路線,就叫十三號海嶺通道。”
喜歡綜穿從我是特種兵開始請大家收藏:綜穿從我是特種兵開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