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楊佺期的心情很舒暢,稅賦按時收了上來,稅米及布、絹、絲、綿等物資堆滿了倉庫;沒有了陳深從中作梗,衙署的公事變得通暢。
楊家犁在新野郡推行,郡中多墾了近萬頃地,按每畝收三升稅米計算,意味著能多收二十萬石稅米,足以支付官員的俸祿、軍糧以及各種開銷。
有了錢糧,楊佺期準備把新野郡各縣之間的官道平整一次,水利設施也該修一修了。
穰、朝陽、安昌三縣行文要求修一修破損的城牆,也可以答應。
去年賑災吸納了數千流民,今年多成了治下百姓,黃籍增長了二千多人。
募兵近千,可堪驅馳,這些可都是大政績。
再多交點錢糧到州府,考績的時候至少也在上下品。
新野郡還算太平,百姓安居,與前任太守韋仁相比,楊佺期在百姓心中聲望頗高,數次出外巡視,百姓見到都跪倒拜謝,感激涕零。
有一點,無論是楊佺期還是郡中官吏還沒有發現,郡中懷孕的婦人多了起來。
當然也有些小麻煩,郗刺史行文讓各郡征募新兵。今年年景好,願意當兵吃糧的人少了,從八月募兵到現在,還不足百人。
國事順暢、家事也順心。
自打安玄被定為上中品後,董氏不再在耳邊嘀咕抱怨,而是改念叨讓安遠率軍,安深、安玄從政,兄弟三人有文有武,足以興盛家業。
楊佺期不置可否,心中暗哂婦人長發長見識短,安玄的前程估計要比自己遠大,楊家將來要靠安玄。
不過就像大哥和三弟扶幫自己一樣,將來安深、安遠也能輔助安玄,一榮俱榮。
安玄若能做上宰輔,便能保證楊家再度成為頂級門閥,重現楊門榮光。
偶在後園中散步,楊佺期看到兩個女兒坐在亭中,腦袋湊在一處在案幾上擺弄什麼,湫兒拍手開心大笑,漓兒也滿麵笑容。
後宅不寧一直是楊佺期的心病,袁氏和董氏不和影響到彼此的子女,安遠與安玄相爭,漓兒與湫兒互不搭理,如今看到兩個女兒能和睦相處,怎不讓他老懷大慰。
中正品評的結果報往司徒府,等最後的結果出來要到明年二月了。楊安玄感覺無所事事,向楊佺期提出再返洛陽孟津關。
楊佺期斷然拒絕,君子不立危牆,上次楊安玄冒險深入敵境,這次放他去邊境指不定會找借口去秦國逛逛。
恰巧,汝陽袁家送來書信,一年一度為袁氏先祖作祭,邀請袁夫人歸寧。
自袁紹、袁術兩兄弟相繼敗亡後,汝南袁氏已經衰敗,如今朝中顯赫的袁家是陳郡袁氏。雖說兩袁在西漢時是同宗,但多年未往來,早已斷了聯係。
袁氏先祖的墳塚在汝陽縣,袁氏家族的墓地在城東三十五裡,占地六十餘畝。漢故司徒袁安的墓南北排列,三處墓塚,十分壯觀。
袁氏族人星散各處,每年十二月一日祭拜先祖才會聚集,族人齊聚互通信息,寬裕的幫著貧寒者,以示不忘先人之誌。
東漢時與楊家並為兩大世家的袁家,如今破敗不堪,汝南袁氏甚至從士族譜上除名,實在讓人唏噓。
袁夫人十五歲嫁於楊佺期,離開汝陽老家有二十餘年,最近一次歸寧是十多年前了。
被書信勾起思鄉之情,袁氏向楊佺期提出想回老家看看。
楊佺期公務在身走不開,護送的任務自然落在楊安玄身上。
楊湫得知後,吵著鬨著要一同前往,家中屬她最得寵,自然心想事成。
七輛牛車,三輛坐人,四輛裝貨。
袁氏作為出嫁的女兒回老家,又有十多年未歸,袁氏忙裡忙外地張羅送給各房的禮物,四輛車裝得滿滿的。
除了錢帛外,吃穿住行一應俱全。
從棘陽前往汝陽有數條道路,可以直上南陽前往洛陽,再從洛陽折往汝陽。
但北方有戰事,楊安玄決定走義陽郡再北上豫州。
年初時楊安玄曾率軍到義陽郡大複山一帶剿匪,從往來的商旅反饋來看義陽郡內已無匪患。
楊佺期還是抽調了三十名輕騎護衛車隊。義陽郡的匪患雖清,但妻女的安全絕不能掉以輕心,萬一出點事哭都來不及。
按製兵馬調動特彆是穿州過府需要五兵部的公文,可是自恒溫以來朝庭對地方兵馬的約束力極低,州刺史、郡太守像楊佺期這樣擁兵自重的不在少數,加上人數不滿五十,有了楊佺期的軍令即可。
那些輕騎得知跟隨三公子護衛主母前往汝陽,無不歡欣鼓舞。
要知道當年隨同三公子從洛陽南下的那些袍澤,後來多去了安玄新軍,如今個個都升了官,最少也成了什長,這讓輕騎營中的將士眼紅得很。
最近三少定品上中,世人皆知三少定然飛黃騰達,若被三少看中升官的機會就來了。
從棘陽前往汝陽不過四百來裡,離十二月一日還有二十多天,時間足夠。
楊安玄沒有急著趕路,辰末才動身,申正不到就找宿處。沿途遇到風景便停下車馬,帶著母親和湫兒遊山玩水。
不說湫兒樂開了花,袁氏也笑容滿麵,平日除了上街買點東西外,一天到晚拘在屋中,哪得機會四處觀看風景,心情舒暢。
晃悠悠走了七天到了平氏城,沿途官道商旅往來不絕。及近城邊,沒有看到商賈聚集的營帳,大複山可以順暢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