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口城今河北饒陽縣),旌旗飄揚,城牆上身著皮甲的將士持槍巡邏。
魏景二年(238年),司馬懿征公孫淵,開鑿滹沱水北入泒水以運糧,築城於渠口,因滹沱有魯沱之名,故稱魯口。魯口地處水運要衝,為軍事要鎮。
太元十一年386年)八月,剛稱帝不久的慕容垂率軍南下,奪取了淝水大戰後被東晉收複的青、兗、徐等州郡,魯口城被燕國所有。
太守府,征東將軍平規滿身戎裝,居中而坐。
左側,其侄冀州刺史平喜正在苦口相勸,“……國主雄才大略,參合陂雖敗,但國內仍有雄兵數十萬,一旦大軍來討,叔父如何應對?”
平規滿不在乎地道:“賢侄多慮了,參合陂慘敗,舉國震動,朝庭元氣大傷。國主一心想雪參合陂之恥,精力放在對代用兵上,哪會顧及到愚。愚有三郡兵馬五萬餘人,你二叔在遼西響應,亦有二萬兵馬,足以一戰。”
平喜歎了口氣,道:“叔父,國主對您信重有加,讓您坐鎮一方,您焉能背信棄義反叛,名不正則言不順,百姓又怎會支持。”
平規笑道:“區區蟻民何用在意,刀槍麵前他們誰敢開口。想當年國主亦是趁秦落敗而起,今日之事有如昨日,國主老矣,說不定叔父將來也會成為一國之主。”
平喜搖搖頭,叔父已經入魔,不再相勸。
堂外跑進一名兵丁,來到案前單膝跪倒,拱手稟道:“稟將軍,國主派鎮東將軍餘嵩率兩萬兵馬前來清剿,請將軍定奪。”
“哈哈哈哈”,平規得意地狂笑起來,道:“餘嵩不過是酒囊飯袋,想來與某爭雄,管教他有去無回。來人,鳴號聚將。”
…………
二月十九日,吏部考績,原太子中庶子陰友齊識量清舉、懷忠履義,定為上上,擢升為給事黃門侍郎兼太子右衛率。
二月二十三日,楊安玄收到來自孟津關的信件,其中有一封是二哥楊安遠所寫。信中楊安遠簡單地說了說軍中情況,然後謝過楊安玄對妹子楊漓的看顧。
楊安玄放下信微笑,信中言辭變得和緩,看來二哥已經息了與自己爭奪家主的心思,而是想像大伯、三叔那樣自擁兵馬,成為家主的臂助。
這是楊安玄樂見的,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楊家開枝散葉,無論哪一枝強盛,都是楊家的興盛。
展開趙田的信細看,信中趙田講述了按照楊安玄所說的“摸爬滾打”練兵法所取的成效,先鋒營已經招收至七十八人等等。
趙田是最早追隨自己的部曲,這樣的人不能薄待。陰績、蒯恩等人都在信中向自己問好。
堂邑的麵館生意不錯,父親派人送信,帶來修改後的規章,規章考慮得很齊全,可以施行。
麵館中的管事、傭工不用自己操心,但製做發酵麵、辣油之人卻一定要用放心之人。等漓兒多訓練出人手來,便能在建康開店了。
自己宅中的楊懷和許娘子倒是信得過,不過家中亦要有人操持。至於丁、石兩家人還算勤勉,不過相處的時日尚短,還需再看看,不能冒然委以重任。
建康是京城,人流比堂邑大得多,楊安玄準備在建康開四家麵館,發麵、製辣油這樣的事要交由親信去做。
楊安玄盤點著信得過的人手,趙田的妻子田氏、張鋒的娘親孫氏是信得過的,屆時把她們要來,還要從族中要個老成人管錢賬。
父親派給自己的六名護衛,有三人還算老成,再多看些時日,或可委以重任,還有陳華等人的家眷,人手不夠用時亦可考慮。
想到開麵館又要找尋店鋪,布置裝飾等等,楊安玄不覺頭大,自己不能事事躬親,索性向族中先要了管事,讓他們去操辦,自己抽空監督便是。
三月初,袁氏帶著湫兒來到建康,同行的還有四名族中派來的管事。
四名管事皆姓楊,楊東、楊風、楊謙、楊榮,算起輩份來是楊安玄的叔伯兄長。
楊安玄安置他們先在宅中住下,交待他們去找尋鋪麵,等鋪子開張後便可住在店中了。
回到書房,楊湫嘰嘰喳喳地告訴楊安玄二個月攢了多少錢,她分到了三千多錢,小錢匣都裝不下了,找娘讓人到金市換成了小金錠。
袁氏告訴楊安玄,二月二十五日,何氏誕下一子,族中商議準備派人送賀儀,要不是路程遙遠,往來不便,袁氏真想前去抱抱孫子。
族中送賀儀,這是表明對何氏的接納,這個孩子算起來是楊佺期這一枝的長孫。
想起大嫂和琳兒,何氏誕下一子,地位穩固,以她的精明,大嫂和侄女的日子怕不好過了。
楊安玄暗歎了口氣,鞭長莫及,縱是親如兄弟,家事自己也幫不上忙。
輕皺了一下眉,楊安玄道:“愚這個做叔叔的,也要表示一下,明日到集市買塊玉佩給他吧。”
楊湫在一旁搶著道:“湫兒是姑姑,也要送給小侄兒禮物。三哥,你說送什麼好呢?”
歪著小腦袋,嘴中念念有詞地道:“小侄兒還小,玩偶拿不動,飴也不會吃,七巧板更不會玩……”
楊安玄笑道:“就送枚厭勝錢給小侄兒吧。”
“不行不行”,楊湫頭搖得像撥浪鼓,狡黠地道:“厭勝錢要過年才給,小侄兒還沒給湫兒磕頭呢,湫兒想到了,就送給小侄兒撥浪鼓吧。”
撥浪鼓,三錢一個,楊安玄和袁氏都被小財迷逗得哈哈大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