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因功而變_揚鋒漢起楊安玄楊佺期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揚鋒漢起楊安玄楊佺期 > 第一百二十八章因功而變

第一百二十八章因功而變(2 / 2)

夜已深,楊安玄孤坐在書房中,想著心事:自己來京口除了暫避王國寶的迫害外,還想著結交京口的英豪,白日見到了劉裕,算是初見成效了。

到巡江所任緝賊使,楊安玄和劉衷一樣的想法,借機建功立業。楊安玄想得更深一層,若能以巡江所的名義掌握一隻水軍,對自己將來的謀劃肯定有益。

自己初來便剿滅逐水雁是機緣巧合,同樣的好事不可能再重演,而且江賊聽說逐水雁被剿,肯定會對巡江所有所提防,看到巡江所的走舸恐怕會遠遠躲避開。

因此光靠一隻走舸跟江上數十夥江賊周旋肯定力有不逮,楊安玄想借機壯大隊伍。

原想著王刺史對自己不乏好感,婉言相求先籌集起一隻百餘人的船隊,以後憑借剿滅江賊逐漸壯大,至少能達到練兵的目的。

哪料剛開口試探,便被盧壯這個豬隊友拱了一下,讓王恭誤以為自己想分兵權,戒心大增,此路不通矣。

路窮則變,楊安玄劍眉一跳,既然王恭這條路走不通,自己索性從會稽王身上想想辦法,若能以朝庭的名義下旨,王恭也不能不從。

王國寶、趙牙等人因諂媚司馬道子而得利,自己也可以走走這條捷徑。

所謂正邪,其實不過是站的立場不同,隻要自己懷著為民之心,便落個佞臣之名又如何,再說史書從來都是勝利者所書。

再過五天便是會稽王三十三歲壽誕,自己替趙牙寫了首祝壽詞換來了前往京口的機會,這次壽誕正可做做文章。

司馬道子不缺財物,自己隻需寫封效忠信,順便寫首吹捧詩即可。拍馬詩好辦,倒是這封效忠信要費些思量。

京口,刺史府後宅。

王恭身為刺史,他的宅院位於府衙的東麵,分成二個跨院,妻子和嫡子王愔之及兒媳謝月鏡皆隨他住在京口。謝月鏡,謝重謝安二兄之孫)之女。

淡月透窗而入,王恭負手望著窗外月色,若有所思。

白日拒絕楊安玄增加船隻、人手的要求有些過急了,若能以區區兩艘船、百餘人的代價抵禦長江上的匪患保障船隻平安,答應下來又何妨。

楊安玄在京中與自己有過一次密談,從言談來看此子心在社稷、忠於朝庭,並非是會稽王的親信,不知此次會稽王因何讓他隨盧壯等人一起前來。

伸手輕撫胡須,王恭眉頭微微皺起,這樣一來楊安玄會不會對自己生出誤會。

楊安玄初到巡江所便立下大功,其能力可見一斑,由此也可見楊家族軍驍勇之名並非虛得,楊佺期父子兄弟皆是勇將,不能讓楊家為會稽王所用。

要製衡會稽王,需合殷仲堪、郗恢等人之力,荊州殷仲堪不通武事,受製於桓家,若是楊佺期能輔佐殷仲堪,既能拉攏楊家,又能抗衡桓玄,還能壯大盟友增強實力,可謂一舉三得。

西北角的宅院,盧壯在燈下秉筆疾書,向會稽王彙報來京口後的情況。

“……王刺史心懷不憤,語多怨恨,對愚等冷置一旁,諸多戒備……”

足足寫了三頁紙,盧壯擱筆讀了讀,又拾筆寫道:“臣知楊安玄、劉衷出身將門,向王刺史建言派兩人前往都水監巡江所任緝賊正副使。”

“楊、劉兩人不負所托,到任三日便剿滅為禍十餘年的江上悍賊逐水雁,擒賊首伍亮在內三人,燒死三十七人,立下戰功。”

“京口一帶水寇煩多,臣向王刺史建言,從北府軍中暫撥兩船百人歸巡江所管轄,讓楊、劉二人平定賊患。”

“王刺史心懷忌憚,生恐分其兵權,斷然拒絕……”

侍禦史王琨與殿中監何邵合住一個小院,何邵將寫好的呈文遞給王琨,笑道:“王兄,煩請你看看,有哪裡不妥。”

呈文也是寫給會稽王的,同樣介紹了這段時間在京口受到的冷遇,以及盧壯等人的應對。

王琨看過後笑道:“愚等八人以楊安玄最為亮眼,何兄不妨替他美言幾句。此子年未弱冠便身居六品,觀其行事膽大心細,對大王也甚為忠心,這樣的人物你我皆要仰視啊。”

何邵默不作聲地接過呈文,依言將那日楊安玄所說“深恐誤了會稽王的交待”的話添上,又將楊安玄剿滅逐水雁的經過詳述了一遍。

王恭返還京口,朝堂之上平靜了些,不過王珣得了王恭的暗示,再次與王國寶針鋒相對。

臨湘侯、國子博士車胤頻頻上書言事,在朝中聲望大增。

車胤就事言事,並無偏頗,司馬道子奏明天子,升車胤為領軍將軍,參與政事。車胤的加入,讓朝堂重新找回了微妙的平衡。

朝堂安穩下來,耳邊少了爭吵,司馬道子鬆懈下來,勞煩了一個多月,總算可以鬆口氣了。

趙牙為他譜好了祝壽詞,茹千秋等近臣找了些新奇之物,司馬道子背著手看著擺放在偏殿中的奇珍異寶,心情十分舒暢。

再過兩日的壽誕,自己便在偏殿請這些近臣聽曲,大夥熱鬨一番,也算孤酬勞他們的辛苦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重生96:權力之巔 追求多托雷的日日夜夜 攤牌了,我重生了 精靈之關東學院 七世回憶錄 新婚夜被扔廢院,神醫王妃要休夫 冷漠的看客 大婚當日被悔婚,我當場改嫁他叔 我欲焚天 帝君總想將我打包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