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約法三章_揚鋒漢起楊安玄楊佺期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揚鋒漢起楊安玄楊佺期 > 第一百九十五章約法三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約法三章(2 / 2)

片刻功夫,楊佺期和南蠻校尉楊廣到來。屏退左右,殷仲堪將王恭的信拿了出來,詢問楊佺期的看法。

殷仲堪對楊家兄弟確實厚待,他自知沒有統兵才能,桓玄信不過,唯有籠絡住楊佺期,才能保住荊州安穩。

孝武帝逝後,殷仲堪自知作為先帝親信的他不為掌權的會稽王所喜,深恐司馬道子以朝庭的名義召他入京為官。

嘗過外鎮的權勢後,殷仲堪怎麼甘心進京做個富貴閒人,所以去年王恭邀他起兵,殷仲堪舉軍響應。

討伐以王國寶被誅收場,殷仲堪知道自己得罪了會稽王,再無回頭路,若是進京便成魚肉,唯有全力經營荊州,以待時變。

得民心者得天下,殷仲堪對治下百姓十分仁厚,修橋治水、賑濟災荒,甚至親自診脈,為貧苦者治病,在荊州的聲譽不錯。

然而再怎麼做根基還是尚淺,桓家在荊州經營數十年,門生故吏遍布,百姓受惠甚多,對桓家十分擁戴。

當桓玄向朝庭奏疏外任,殷仲堪十分歡喜,樂見其成。

可是朝庭下旨讓桓玄為廣州刺史,卻不見其動身,數次試探後,殷仲堪清楚桓玄是不想失去荊州根基。

一山難容二虎,將來萬一有變如何抵禦桓玄,殷仲堪苦思無策,於是向楊佺期提出結親。

雖然楊家自視甚高,但淪為四品兵家子是不爭的事實,殷仲堪求親目的是為加強殷楊兩家的關係,萬一有變楊家人才會全力相助。

誰料楊佺期以其嫡女尚幼為由,暫時將親事耽置,殷仲堪當然不會做出以嫡子迎娶庶女的決定。

楊佺期看罷王恭相邀起兵的信,眼神一亮,自三弟和次子來到江陵後,楊佺期說動殷仲堪,讓楊思平坐鎮巴陵。

巴陵是荊州糧倉,家族基業所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楊思平便募得六百新兵,族中有糧,楊安遠正帶著安遠軍操練新兵。

荊州五萬兵馬,名義上歸刺史統轄,實際的指揮權卻在自家兄弟手中,眼見天下亂局呈現,楊佺期怎甘人下。

楊家族人多次暗中相商,要趁勢而起,重振家聲。

再度起兵是機會,楊佺期知道殷仲堪定然會起兵,笑道:“殷公所命便是楊某劍鋒所向。”

“好”,這話讓殷仲堪開懷大笑,道:“佺期兄弟是愚的臂膀,有你們在,愚有何憂。”

對於出兵,楊廣是雙手讚成,前次出兵他不在荊州,事後兄弟幾人多次討論過起兵之事,皆以為草草收場僅讓王恭獲名,甚憾。

得到楊家兄弟全力支持後,殷仲堪信心大增,當然出兵之事不能草率,送走楊家兄弟後,又請南郡公桓玄前來商議。

楊佺期兄弟從州府出來,去了楊佺期的南郡相府。楊佺期是州司馬兼南郡相,南郡其實就是江陵郡,楊佺期實際上就是南郡郡守。

楊廣的南蠻校尉也在江陵自行開府,有“小府”之稱,楊尚保、楊孜敬,楊廣之子楊勝、楊強以及楊尚保之子楊育等族人分在南郡、巴陵、司馬府以及南蠻校尉府中任職。

楊育定品之後先是被楊廣征召入淮南太守府做書佐,楊廣來江陵又跟來,現在校尉府任八品掾曹。

楊家族人隨著楊佺期兄弟三人水漲船高,便連楊才出厚著臉皮回了巴陵,與楊良在族中理事。

唯有楊明安心在堂邑住下,他那一枝算是在堂邑開枝散葉了。

一個時辰後,在江陵的楊氏重要族人齊聚在楊佺期的南郡相府,堂外有族兵把守,在大堂內說話很安全。

對於楊家隨從殷刺史起兵一事,族中眾人表示了讚同,前次王恭、殷仲堪起兵朝庭屈服,這一次想來亦是如此。

前次空手而歸,這次總要索要些好處,眾人興奮地議論著。

楊佺期讓族人各司其職,加緊操練兵馬,準備好輜重、船隻,做好出兵準備。

叮囑眾人保密後,楊廣道:“三弟在巴陵,要通知他做好準備,安遠軍能征善戰,此次出兵可為先鋒。”

楊佺期點點頭,道:“可惜安玄軍隨玄兒去了汝陽,要不然有這兩隻利刃在手,自可所向披靡。”

楊廣一皺眉,道:“安玄與會稽王親近,此次出兵之事不可告訴他,以免消息走漏。”

楊佺期心中一沉,年前楊安玄派趙田回族中籌措糧食,自己聽大哥之言僅給了萬石粟米,父子之間難免生了嫌隙。

說起來當初是安玄贈金給族中購置產業,他有了難處族中卻袖手,著實不該。

楊廣看出楊佺期的猶豫,歎道:“佺期,愚說這話並非有意針對安玄,而是出於公心。”

“安玄得會稽王賞識,聽聞很快便能接任汝南太守之職,安玄之才莫說同輩,便是愚兄弟亦不能及,實乃楊家興盛之望。”

聽大哥稱讚三子,楊佺期微感詫異,大哥一向看安玄不順眼。

“此次出兵,雖說勝算很大,但未料其勝先料其敗。”楊廣道:“若是事有萬一,楊家舉族起兵,便要萬劫不複了。”

楊佺期點點頭,道:“大哥說得是,就讓安玄追隨會稽王,無論是何結果楊家都有重起之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清理老賴,你們發什麼抖 四合院:小廚師的幸福生活 野犬的薔薇 爹爹要吃絕戶?可我家全員惡人呀 符文之地傳奇人生 何愁南北不知音 師娘我真不想下山啊冬飛寒 快穿:宿主她炮灰身,勞碌命 木葉:誰說忍界不能玩獵人 穿越古代和離婦,她把娘家興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