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平城,太史令王堅上疏奏道:“本月二日,有孛星現於天津,大凶。”
拓跋珪親自查閱占卜圖書,圖書預示天將大亂,朝庭變更。
拓跋珪深惡之,召衛王拓跋儀、毗陵王拓跋順、安遠將軍庾嶽、禁軍統領奚斤、吏部尚書崔宏等近臣相詢。
吏部尚書崔宏奏道:“萬歲無需過憂。天下諸國並立,我大魏政通人和,此兆並非應在大魏。”
拓跋珪心中稍安,微笑點頭道:“即便如此,也需有所動作,以應天變。”
十二月十日,魏都平城,太極殿右殿東堂,大朝。
吏部尚書崔宏奏稱,天有異像,應製定官製、改變官名以應時變。拓跋珪準奏,著崔宏施行。
國子博士公孫表揣測拓跋珪想要加強皇權,獻《韓非子》,勸拓跋珪以嚴法禦下。
拓跋珪欣然接受,左將軍李栗因簡慢被誅,朝臣無不驚恐震栗,朝會之時秩序井然。
緊接著,儀曹郎董謐獻《服餌仙經》,仙人博士張曜獻嵩山道人寇謙之所煉仙丹六枚及《錄圖真經》。
拓跋珪照例挑出兩名死囚試藥,死囚服後精神煥發,數日不食,依舊體力充沛。
取仙丹一枚服用,拓跋珪感覺渾身發熱,神清氣爽,連禦數女精力不減。
拓跋珪下旨於西山為寇謙之建仙師觀,讓寇謙之為之煉丹。
寇謙之奏稱,金丹煉製不易,需修習不輟、積攢功德方才有效,請築壇講經,論道弘教,祈冀天下太平。
拓跋珪準奏,令京中道士、信士前去聽講。
著作郎崔浩前去聽經,與寇謙之相辯,深被折服,拜寇謙之為師,學習道法。
十二月十六日,廣固。
慕容德在南郊正式稱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平,改名慕容備德。
十二月二十日,建康。
新任禦史中丞何嗣奏稱,襄城、潁川、縈陽三郡太守彈劾都亭侯、廣威將軍楊安玄無故興兵強占許昌城,索要軍資糧草,請朝庭下旨嚴懲。
五兵尚書董懷道:“臣接到楊安玄的稟文,稱朝庭有旨著其募兵五千,命五郡供其軍資,然襄城、潁川、縈陽三郡置若罔聞。五千兵馬已募齊,卻無糧草供應,不得以才率軍前往潁川就食。潁川太守溫詳閉門不納,語多挑釁,城中將士不忍袍繹饑寒,夜開北門,楊安玄遂入城。”
祠部尚書郗恢冷聲道:“襄城等三郡太守不奉朝庭旨意,反而惡人先告狀,應下旨嚴斥,讓他們為楊安玄所募新軍提供輜重。”
北府軍雖然打敗孫恩,但孫恩依舊逃回了海島,隱患仍在,朝庭急需兵馬補充。
北府軍兵力縮水嚴重,三吳之地被孫恩禍害得元氣大傷,司馬元顯無法再從三吳募兵,所以張法順暗中勸他,暫時對楊安玄隱忍,等明年楊安玄操練好了兵馬之後,再把新募的兵馬調往京城戍守。
司馬元顯深以為然,準備年後讓延尉派人前來許昌查問原委,讓五兵部督促楊安玄加緊操練新軍,嚴令襄城、潁川、滎陽以及汝南、河南五郡按時供給新軍糧餉。
馬上便要過年,司馬元顯準備熱熱鬨鬨過個大年,衝衝這段時日的晦氣。
許昌城,楊安玄卻沒辦法回新息城過年,他若離開便沒有人壓得住溫詳。
趙田是汝南司馬,他是要回去的,楊安玄托他給家人帶回禮物,替自己向娘和湫兒拜年。
自己不能回去過年,楊安玄決定讓潁川百姓過個好年,以太守府的名義行文各縣,每戶發糧一石、錢五十,衙門官吏的節賞翻倍。
溫詳得知後,心痛不已,氣得破口大罵,崽賣爺田心不疼,楊安玄是打算把自己數年辛苦攢下的積蓄花個光啊。
除夕,多數楊家人在新息城外的農莊過年。
楊佺期、楊廣身死,楊安遠與董氏、楊漓夫婦在洛陽,楊安玄在許昌城,袁氏看著一桌子酒菜,忍不住落淚。
新年悄然而至,莊上的炮竹聲此起彼伏,楊湫陪著袁氏守歲,聽到炮竹聲抬頭望向北方,不知三哥怎麼樣了。
…………
句章城,位於浹口南麵,臨江而設。
相傳句踐敗吳後東巡,至此見地勢較高且平坦,不易被海水侵襲,乃下令築城。章同彰,意為讓後代子孫知其功業,乃命城名為句章。
孫恩逃回海島後,劉牢之把麾下將領分派各縣及沿海要點防守。孫恩兩次皆從浹口登陸,劉牢之讓麾下驍將劉裕防守浹口城旁的句章城。
劉裕深感責任重大,經過查看地形之後,棄守句章故城,而於浹口南部築新城,更利於防備孫恩從浹口登岸。
退回海島過完年的孫恩,補給很快耗儘,不得不冒著嚴寒再次登陸。
二月一日,孫恩以水師為先鋒,戰船千餘艘載著數萬大軍蜂擁而來,浹口城很快陷落。
奪取浹口後,孫恩準備甬江西進前往句章、餘姚,然後攻打上虞,奪取山陰城。
探馬稟報,句章故城無北府軍防守,而在甬江之南多出一個小城,這個句章新城有北府軍三千人,。
孫恩看著地圖上標出的小點,若是置之不理,自己的側翼和退路必受威脅,當即決定先拔除句章新城。
劉裕得知孫恩大軍朝句章而來,他麾下僅有三千兵馬,不可能與亂軍十數萬人正麵對抗,唯有拖延時間,等候山陰、上虞一帶的北府軍主力來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