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石引著來到梨院,長孫肥看到碩果掛滿枝頭的梨樹,嘖嘖稱讚。
有親衛從樹上摘下幾枚梨,用銀刀切開呈上。長孫肥取了一片品嘗,讚道:“此梨尤勝過在下邑所食之梨,獻於吾皇當取此梨。”
朱明石道:“盧鄉公,仆這就讓人摘梨裝筐,獻於天子。”
吃罷午飯,二十四筐梨裝到了三輛牛車上,朱明石又另外摘了四十筐梨,十輛牛車在村人的驅趕下起程返回下邑。
長孫肥對朱明石的恭敬十分滿意,待朱明石送過橋頭後,勒住戰馬揚鞭笑道:“朱莊主,承情了。待梨貢給吾皇之後,吾皇定有封賞。”
朱明石一躬到地,道:“多謝盧鄉公。”
長孫肥哈哈一笑,打馬揚鞭,帶著一千多名魏軍,排成長隊,朝下邑城行去。
朱明石等到魏軍身影消失在梨林之中,忙轉身過橋,吩咐道:“趕緊拆斷木橋。”
身旁的族人不明所以,呆呆地看著家主。
木橋是十餘壇口粗的直木並鋪而成,護佑在朱明石身旁的孟龍符聞前上前,伏身抓住橋麵用力搖動,橋身被晃得沙石簌簌。
朱明石高聲呼道:“朝庭大軍在梨林中伏擊魏軍,愚已與朝庭兵馬合作,在此阻擊索奴。”
此時,孟龍符身邊的兵丁紛紛上前幫忙,砍開固定橋身的鐵釘,將木柱一根根推入水中。
朱明石疾呼道:“魏人無故侵犯我國疆土,強行索要財物,吾等不能為奴,當與之死戰。”
孟龍符振臂呼道:“廣威將軍楊安玄率大軍潛伏在梨林之中,滅胡賊複失地,身為晉人當以身報國。”
朱家族人搬來刀槍,楊安玄留下孟龍符和八十名兵丁莊中幫著朱明石守護。
這時,遠處濃煙滾滾而起,順著風向彌散開來,片刻之間整個梨林被黑煙亂罩。
楊安玄從麥秸中抽出鋼刀,看著將士們將燃著的火把投進麥秸堆,這些秸杆之中塞滿了硫磺、蘆葦、火硝等引火物,又在其中添加了草烏、巴豆、砒霜等物,火把點過,火焰立起,緊接著濃煙滾滾。
大火從麥秸處燃起,引著樹下的青草,又燃著梨樹的枝椏,煙霧彌漫得越發厲害。
風向東南,正是朱家莊的方向,楊安玄等事先有準備,將浸濕的布帛纏在口鼻之上,聽到裡許外傳來人喊馬嘶之聲。
濃煙起時,代芒便勒住了馬,不過他以為是農人不小引著了火,派人前去查看。
偵騎馳出半裡,便被濃煙遮住視線,梨林樹林叢生,馬匹根本找不到路,隻能胡亂逃竄。
好不容易旋轉馬上回歸,來到代芒麵前。代芒見幾名偵騎口鼻出血,驚呼道:“煙中有毒,快退回朱家莊。”
黑煙滾滾彌散迅猛,很快就追上魏軍大隊,魏軍激烈地咳嗽起來,不少人倒地不起。
“沿來路退回朱家莊。何謙在哪?”長孫肥高聲喝道。
再找何謙,已然無蹤,長孫肥心知中計,策馬朝朱家莊馳去,來到木橋邊,隻見木橋不見蹤影,河水滔滔,將朱家莊隔斷。
被煙熏得奔逃的魏軍大多聚在木橋邊,原本那丈許寬的木橋不見了蹤影,隻留下深達一丈半的河溝。
長孫肥看著逐擁在河道旁邊的兒郎,兩眼急得冒火,眼見濃煙越逼越近,實在拖延不得。
跳下馬,長孫肥高呼道:“涉水過河,屠了朱家莊。”
那些被煙嗆得連聲咳嗽的魏軍紛紛跳下河溝,搖搖晃晃地涉水朝對岸奔去。
孟龍符等人用濕巾包住口鼻,拿了長槍守在對岸,看到魏軍冒頭便用槍戳下,慘叫聲此起彼伏。
在親衛的保護下,長孫肥也下了河,深吸了幾口氣,道:“分散開來,對麵的人不多。”
隻聽上遊水聲澎湃,長孫肥叫聲不好,“速速挽手,抓牢岸邊雜物。”
話音剛落,急流洶湧而下,裹脅著河中魏軍直下。
長孫肥在親衛的護衛之下,死死抓住身旁的小樹,感覺到洪流從身邊急湧而過,雙手幾乎難以把握。
下遊,楊安玄早命人在河溝中放下了尖刺柵,被水裹脅而下的魏軍直接地尖刺之上被直接刺穿,血水染紅了河水。
二裡多長的河溝,布下了二十多處尖刺,留下了二百多具魏軍屍體。
那些僥幸未死的魏軍昏頭轉向地朝河邊走去,隻見胡藩早帶著六十將士以逸待勞,揮刀朝他們砍去,河水再度染紅。
楊安玄與六十名將士守在林外,看到從林中逃竄而出的魏軍便上前斬殺,很快便殺死了百餘人。
看看林中再無人逃出,楊安玄下令剝下魏軍的皮甲換上,帶著這些人奔往下邑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