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桓玄朝不保夕,司馬德宗性命更是危在旦夕,亂軍之中,陰慧珍等女子的悲慘命運可想而知。
陰晞深感當年送孫女進宮是害了她一生,不忍坐看陰慧珍遭劫,因此寫信給楊安玄讓他想辦法救出陰慧珍。
楊安玄無聲歎息,他曾從從陰敦的信裡、陰績的描述中得知陰慧珍在宮中雖然衣食無憂,但相伴傻子天子有如身處監牢,時常以淚洗麵,陰績每談及妹子,都要扼腕歎息,傷心淚落。
陰晞的信讓楊安玄感到為難,從情感上講他願意幫陰慧珍一把,陰家對楊家、對自己都臂助極大,陰家數次幫自己渡過難關,陰敦是自己的結拜好友,陰績是麾下戰將,陰友齊在京中與自己暗通信息,這些都讓楊安玄不能不念及。
可是若想救陰慧珍,必然要從桓玄手中救人,桓玄不是傻瓜,他走到哪裡就把司馬德宗帶到哪裡,既是怕人利用司馬德宗的旗幟來反他,又是想將司馬德宗當成救命用的稻草。
如今楊安玄娶妻孔苗,夫妻感情融洽,從長遠來看孔家對自己的助力會大於陰家,孔苗得知此事會做如何想?
自己就算能救下陰慧珍,又該如何與之相處?將她送回陰家莊嗎?世人得知自己的行徑會如何議論?
楊安玄在屋中來回踱步,反複衡量得失,想起建康時贈給陰慧珍的那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自失地一笑。
穿越至東晉近十年,不知不覺中自己改變了許多,變得功利冷漠起來。人無信而不立,自己答應了陰家,就應該做到。
人生哪得儘如人意,既然有救出陰慧珍的希望,不妨全力去做,哪怕隻為了這個傾心自己的女子也值得這樣去做。
打定主意,楊安玄不再猶豫,開始考慮如何著手救陰慧珍。
身在梁州巴郡江州城,建康的消息傳輸不便,但離江陵卻近,消息兩日後便可送達。
楊安玄知道身在江陵的桓玄已經重建軍團,而司馬德宗以及陰慧珍等人也被軟禁在江陵城中。
四月二十七日,桓玄率文武大臣登上樓船檢閱軍隊,隻見戰艦千艘,將江麵鋪麵;數萬軍兵看到他出現,舉起兵器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壓過了江上的滔聲。
看著刀槍如林,映日生輝,桓玄豪情頓起,有這些雄師定能重奪建康,再登大寶。
下令將司馬德宗等人裹脅在戰艦之上,桓玄宣旨東下平叛,輔國將軍苻宏率戰艦先行,直取潯陽,桓玄自領中軍,緊隨其後。
得知桓玄率軍東進,楊安玄讓傅弘之領軍兩千守江州,朱齡石率三千兵馬前往涪陵郡漢複城,自己則帶了幾名親衛兼程回返襄陽。
江陵,荊州兵馬船行江上,浩浩蕩蕩,桓玄覺得自己要重振王霸之氣。
於是,桓玄派散騎常侍徐放先行遊說劉裕、劉毅、劉敬宣、諸葛長民等人,讓他們主動撤退解散軍隊,將準許他們悔過自新,加授官職。
崢嶸洲,位於夏口之東,下遊二十裡處。桑落洲戰勝何澹之、奪取湓口後,劉毅等人繼續沿江追擊,駐軍於崢嶸洲,何澹之、郭銓等敗兵則退守夏口城。
徐放見到劉毅之後宣讀桓玄的詔書,劉毅譏道:“桓玄莫非在癡人說夢,喪家之犬還以為自己是大楚天子嗎?”
徐放冷聲道:“劉毅,大楚雄兵十萬即將順江而下,萬歲憐惜爾等性命特命愚前來勸降,爾等若不順應天命,大軍到來玉石俱焚,屆時悔之晚矣。”
偵騎稟報,桓玄水師有四萬之眾,而崢嶸駐軍不足萬人,劉毅心生怯意,打算退守潯陽,倚城扼守長江。
劉道規堅定地道:“敵強我弱,下令退軍士氣肯定低落,即使回到潯陽也不能自保。桓玄名為英雄,其實膽小如鼠,不然怎麼會棄建康不戰而逃。荊州新募兵馬,訓練不足,兵無戰心,兩軍相遇勇者勝,我軍奮勇爭先必能破敵。”
劉毅想起劉裕奪取從京口奪取建康,一路以少勝多靠得便是奮勇當先,劉裕能做到自己為何不能,拍案而起,道:“道則所言甚是,兵法雲‘狹路相逢勇者勝’,吾當大破桓賊,迎回天子。”
五月六日,楊安玄回到襄陽城,派人前往汝南新息城召陰績前往鄀縣彙合。信中楊安玄言明此行為營救其妹陰慧珍,不便為外人所知,隨行人數不宜過多。33??q??.????
陰、岑、鄧三家對他和岑明虎大力支持,特彆是陰敦任汝南太守,陰績為汝南司馬,陰家更是給人給糧,不遺餘力。
陰績自新野開始便追隨楊安玄,楊安玄的練兵法他一清二楚,對楊安玄操練驍勇營的辦法更是心悅誠服。
來到汝南任司馬,得到大哥和家族的支持,陰績在郡軍中選練出一隻五百人的驍勇營,又從五百人中精挑出百人,皆配與棠溪所產的軍械,自問不會比雍州驍勇營差。
收到楊安玄的信,陰績與大哥陰敦打過招呼,率百名驍勇馳往鄀縣。
楊安玄已經在鄀縣等候,從水師中調用了兩艘改裝的貨船,一行人喬裝成運貨的商賈,順漢江而下前往夏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