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叫好,劉毅轉身拿起案上的酒杯,一飲而儘。
謝靈運看著舉止豪邁的劉毅,腦中想起雞籠山上迎風傲立的楊安玄來,那句“鐵馬冰河入夢來”有如金石作響,比起劉毅的詩強出太多。
琅琊王司馬德文任大司馬,廣募賢才,謝靈運被征募為大司馬府參軍,雄心勃勃地承續祖父衣缽,以重興晉室為己任。
謝混笑道:“希樂以詩言誌、氣概不凡,天子有旨,讓左將軍府的文武官吏皆隨你前往曆陽赴任。”
劉毅道:“謝家子弟皆是一時俊傑,愚有意請幾位賢才前往曆陽相助。”33??q??.????
相比劉裕,謝混更為看好劉毅。劉裕掌權以來,重用寒士,對門閥士族多有抑製,謝家子弟並未得到重用,自己升任中書令是天子返京後的任命。
前段時日,祠部尚書殷仲文因朝廷音樂不全,向劉裕請求重建。劉裕不以為意,稱“不喜、不習”,這讓謝混暗自鄙夷。
劉毅則不同,與士族門閥交好,攜文人名士同遊,訪名僧、招名伎,寄情山水,飲宴雅會,在京中風評極佳。
此次請劉毅前來赴宴,謝混亦有讓族中子弟前往豫州之意,王謝雖是頂級門閥,但族中子弟眾多,能多幾人出仕總是好事。
你情我願,各有所求,樓內一片歡聲笑語,皆大歡喜。
…………
艨舯艦駛離碼頭,順流而下,劉裕看著逐漸遠去的建康城,若有所思。
龍驤將軍檀韶站在他身旁,不解地問道:“主公為何堅辭留京,主政朝堂豈不是更能一展抱負。”
天子加封劉裕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徐、青二州刺史,並以其為錄尚書事,總理朝政。劉毅堅辭,請求返回京口。天子下詔命文武百官相勸,劉裕再拒。
世人以為劉裕欲學桓玄三讓,於是天子親臨劉裕府中勸說。劉裕驚恐,前往宮城陳述願回京口重整北府軍、安定天下之意。
大司馬司馬德文和太保司馬遵見劉裕心意已決,才以天子名義下詔準許劉裕回歸京口,讓祠部設酒為其餞行。
檀韶年幼喪父,兄弟五人皆由堂叔檀憑之養大。檀憑之在羅落橋死於皇甫敷之手,劉裕將檀憑之所統的兵馬交與檀家子弟統領,檀韶成為劉裕府中參軍。
此次劉裕受封車騎將軍,檀韶隨府遷轉,成為車騎將軍參事,加號龍驤將軍。檀韶好酒貪橫,不通政理,但劉裕喜歡他作戰勇猛,忠心耿耿,視為心腹。
“京中雖好,卻是風雲激蕩之地,一不小心便可能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有王謐、孔靖和道和(劉穆之)等人在,愚抽身於外,反可從容布置。”在檀韶麵前劉裕沒有隱瞞心思,道:“萬一有變,京口與建康之間不過二百裡,兩日之內便可率軍到達,料也無妨。”
對於劉毅的舉動劉裕心知肚明,當初京口起事諸人之中,檀憑之身死,劉道規、何無忌、魏詠之三人與自己同心同德;劉毅不甘已下,一心想取己而代;孟昶想著做晉室忠臣,與自己漸行漸遠;至於諸葛長民,品行不端,對魏詠之居於其上頗有怨言,恐怕將來也要生變。
劉毅雖然剛猛果敢,但為人剛愎自用,驕縱跋扈,不難對付;孟昶、諸葛長明更不放在劉裕心上,劉裕轉過頭朝北望去,那是襄陽的方向,真正讓他心有忌憚的唯有雍州楊安玄。
檀韶撓撓頭,懶得多想,笑道:“主公,祠部送來了不少美酒,一路船行無事,咱們飲上幾杯。”
劉裕無奈地搖搖頭,放下心事,跟著檀韶往艙中行去。
…………
數匹快馬馳進洛陽宣陽門,銅駝大街人來人往,香車寶馬不斷,西域的商人牽著駱駝招搖過市,各種服飾、口音將洛陽城變得生動、熱鬨、繁華。
比起剛穿越時洛陽城熱鬨了許多,銅駝大街兩側多了許多店鋪,二哥將洛陽治理得不錯。楊安玄索性跳下馬,牽著韁繩朝太守府方向行去。
站在永寧寺下眺望了片刻,楊安玄舉步朝太守府行去。楊安遠得知三弟到來,忙帶人迎了出來。兄弟倆閒話幾句,楊安玄先到內宅拜見了董氏,又抱了抱侄兒,把帶來的禮物送上。
楊漓得知三哥到來,和夫婿殷本之匆匆帶了孩子前來相見,董氏親自下廚準備了飯菜,一家人邊吃邊聊。
看著董氏殷勤替自己布菜,楊安遠頻頻舉杯相勸,一旁楊漓小聲地嘮叨著殷本之,兩個小孩吵鬨,楊安玄想起自己妻兒老小,或許這才是圓滿的人生。
舉杯與楊安遠和殷本之一飲而儘,今夜當儘一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