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鉤心鬥角_揚鋒漢起楊安玄楊佺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四百七十章鉤心鬥角(2 / 2)

發檄文討劉,並會派大軍南下相援。

對於楊安玄提出讓司馬道賜刺殺劉敬宣的建議,司馬休之沒有拒絕,兩軍交戰無所不用其極,能殺掉劉敬宣算是翦除了劉裕的一條臂膀,而且事後司馬道賜能坐鎮北冀州,宗室的力量得到加強,是好事。

宋公伐荊的消息早已傳開,荊州城內一片慌亂,兩年前太尉劉裕伐荊平滅劉毅,城中不少人喪身火海,如今兵禍再臨,許多人出城躲避戰事。

司馬休之得知,下令打開城門任由士族和百姓離開,此舉讓他贏得不少人的讚譽。

彆駕、南蠻校尉司馬叔璠走進大堂,稟道:“州中逃者甚多,司馬張裕和南平太守檀範之都叛逃到劉裕那邊去了。”

張裕是湘州刺史張劭的哥哥,檀範之是檀憑之之子,檀和之之兄,檀道濟的堂兄。

司馬休之苦笑道:“大難臨頭,各奔前程,人之常情。此二人與劉裕關係密切,他們逃走也好,省得做劉裕的內應。”

“韓治中也是劉裕的舊部,是不是派人看住他。”司馬叔璠建議道。

司馬休之道:“韓延之雖是劉裕舊部,但此人為人方正,對朝廷忠心耿耿,不用疑他。劉裕大軍已至夏口,可能從水陸並進,楊安玄派沈慶之守竟陵,應該能擋住劉裕陸路大軍;而水路就要靠咱們自己拒敵了。”

司馬國璠愁眉苦臉地道:“荊州可用之兵不過兩萬,加上青壯也不過三萬餘人,

水師更是殘破不堪一戰,雍州的三千水師不聽從指揮,恐怕難以抵擋劉裕水師的進攻,還是催雍公早日發兵來援。”

司馬休之推了推案上的信道:“雍公已經答應與愚一起聲討劉裕,表示會親自率軍南下援救江陵。”

司馬國璠拿起信快速地掃看了一眼,鬆了口氣道:“若是雍公能率軍南下,江陵可保無虞。”

看過後麵的密信,司馬國璠吸了口涼氣,道:“讓道賜暗殺劉敬宣是步險棋,稍有不慎恐怕道賜性命難保。”

司馬休之歎道:“大廈將傾,身為宗室怎能不挺身而出,愚這就寫信給道賜,讓他見機行事。”

…………

八月十日,劉裕兵至夏口,加上江州王仲德的一萬兵馬,朝廷討伐荊州的兵馬數達到六萬。

戰船千艘,綿延十數裡,江上商船見此情景,紛紛往兩岸躲避,太尉伐荊,戰事又起。

繳獲盧循的八艚艦,高五層十二丈,成為劉裕的坐艦,王仲德、趙倫之(劉裕的舅舅)、張劭、謝晦、傅亮、虞丘進、到彥之、徐逵之、沈林子(司馬休之任荊州刺史後,沈林子率軍回返夏口)、沈淵子、沈田子以及宋公府的文武佐僚登艦議事。

跟隨在眾人身後的還有新叛逃而來的張裕和檀範之,兩人都被劉裕任為錄事參軍。

輿圖高懸,劉裕一身戎裝,按劍而立,雖已年過半百,鬢角見白,看上去依舊英姿雄發。

“茂度(張裕字),

你從江陵來,說一說江陵的情況。”劉裕笑道。

張裕來到輿圖前,將江陵的兵馬分布以及兩岸設防情況詳細地說明,“荊州人心不安、兵無戰心,宋公兵發江陵,應能輕鬆奪取江陵。”

眾人麵露喜色,劉裕笑道:“荊州兵馬孱弱、不堪一擊,但要提防雍軍對抗朝廷旨意,相助江陵。”

目光從眾人臉上掃過,劉裕道:“徐逵之,你率到彥之、沈淵子、王允之(琅琊王氏)領兵一萬六千為先鋒,奪取竟陵,打通前往江陵的陸路。”

徐逵之高聲應諾。

出征之前劉裕曾找他細談,開誠布公地告訴他,自己五十有二,長子劉義符方才八歲,不知能看顧多久,要作為姐夫的徐逵之在他過世之後照看劉義符等人。

徐逵之甚為感動,嶽父這是將身後事托付給自己,當即跪地對天盟誓,將來儘忠報效,輔佐劉義符。

劉裕對徐逵之的將來已有安排,此次討荊讓徐逵之率精兵為先鋒,立下戰功後封其為荊州刺史,在荊州坐鎮幾年便調他任揚州刺史,然後升任吏部尚書、尚書仆射,逐漸將朝政交於他的手中。

“王仲德、虞丘進率二萬兵馬駐守夏口,一旦楊安玄南下援救江陵,則從水路進攻襄陽,截斷雍軍的後路。”

劉裕看著虞丘進道:“豫之(虞丘進字,虞丘複姓),前次你遇陰績而不戰,此次當雪前恥。”

虞丘進慨然道:“請主公放心,仆自

當奮勇殺敵,報效主公。”

“其餘兵馬隨愚從水路攻打江陵,十月之前結束戰事。”

眾人轟然應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 每天百萬骷髏,從零打造亡靈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