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迸”的一聲巨響,龍骨戰艦的鐵撞角深深地切入到舟犮船體中,船上的宋軍被震得東倒西歪,有人立足不穩掉入海中。
劉衷高喝一聲“退”,漿手齊齊用力後劃,撞角帶著紛亂的木塊碎屑退出十餘丈遠。
“再撞”,在舟犮船上宋軍無助的眼神中,鐵撞角再度切入船體之中。
海水朝著豁口湧入,船隻開始傾斜。
周圍的宋船見狀,連忙駛上前相救,船上有兵丁伸出長鉤矛,準備鉤住龍骨戰艦然後接舷戰。
劉衷一聲長笑,並不戀戰,指揮著戰艦迅速退走,駛向另一處目標。
六艘龍骨戰艦,就像六把鋒利的匕首,將宋軍水師紮得遍體鱗傷。張裕氣急敗壞地指揮船隻四處堵截,可是雍軍船隻如同跳蚤,靈活異常,稍不留意有船隻靠得過近,便落得個被撞得船破人亡的下場。
劉衷有意地帶著宋船在海麵上兜圈子,等宋船落單便率船攻去,在來援到達之前“咬”上一口就走。
交戰近一個時辰,宋軍已經損毀了三艘舟犮,十幾艘艨衝,數十艘走舸翻覆。海麵上漂浮著宋軍的屍體,還有人在掙紮求救。
張裕兩眼冒火,原以為必勝的戰鬥居然變成眼前的結果,著實令他惱羞成怒,連聲呼喝下令圍堵雍軍船隻。
身旁司馬孫登見戰局不利,輕聲勸道:“張將軍,雍軍雖少但船隻靈活,速度敏捷,不可意氣用事,不如暫時收兵再議對策。”
張裕喘了口粗氣,雖然損折了不少船隻、將士,但尚未傷筋動骨,自己對雍船的戰法不明吃了點虧,等下次再戰一定將雍軍斬儘殺絕。
“鳴號,回歸水靈山島”,張裕恨恨地下令道。
號角聲劃破長空,宋船聽到號令紛紛後撤,向著張裕所乘的舟犮靠攏。
劉衷和沈衝在外側不斷地衝
撞襲擾,宋軍膽氣已喪,紛紛向內聚集,擠成一堆。
劉衷見狀,傳令道:“鳴鏑”。
數十根響鏑劃破長空,張裕感覺不妙,高聲下令道:“加強防備,謹防雍軍來襲。”
弓箭手列於船舷,長鉤手嚴陣以待,張裕下令返回水靈山島,見雍船不緊不慢地跟在身後。
戰場離水靈山島三十裡,天氣晴好,遠遠能看到島上的山峰。海麵上出現點點白帆,朝著船隊駛來。
張裕昨天在水靈山島設水寨,水寨中還留有三千將士、百餘艘船,起初以為是水寨中的將士聞訊前來。
孫登緊盯著駛來的走舸,訝聲道:“這些船為何如何輕便?”
張裕道:“走舸順風,自然要快一些。”
等到走舸駛近裡許處,張裕也發現不對,命人高喝讓走舸停下。走舸根本不加理會,徑直朝船陣衝來。
“放箭,擋住這些走舸。”
船隊中駛出十數條艨衝,朝著走舸迎去。在相距百餘步遠時,艨衝用長鉤鉤住走舸,見走舸上隻有兩名兵丁。
那兩名兵丁晃著火折,丟進艙中,艙中滿載蘆葦乾柴,灌以魚油,鋪著硫磺、火藥,一點火星上去立時火焰騰空而起,借著北風朝著艨衝卷去,迅速地將船帆引燃。
宋軍船陣朝南行駛,雖然看到火起,前麵的船隻竭力停下,後麵的船隻在雍船的威逼下仍向前撞來,越發擠在一處。
北風帶著火焰席卷而來,海麵變成了一個火爐,烈焰在
海水上飛舞歡騰,無數宋軍身上帶著火焰跳入水中,尚未燃著的船隻你衝我撞試圖逃出火海,整個海麵成了恐怖的煉獄。
張裕精心打理的胡須焦黃,眉毛也被燎沒了半邊,在親衛的保護下狼狽不堪地登上一條走舸,從船隊中衝了出來,朝著水靈山島逃去。
望著身後熊熊火山,看到四周僅逃出百餘艘小船,那四十二艘舟犮儘陷於火中,張裕仰麵栽倒,昏了過去。
劉衷帶著船隻打掃戰場,搭救落水的宋軍,直到申時才返回駐地。擄獲了大小船隻八十餘艘,俘獲和救起落水的宋軍、漿手計八千餘人,還有萬餘宋軍被燒死或淹死。
回到陸上,楊孜敬派來的援軍將俘兵看押安置,劉衷與眾將連夜商議攻打宋師水靈山島水寨之事。經白日之戰,宋軍海師損折大半,但逃回的船隻加上水寨船隻仍有二百餘艘,兵馬仍有萬數,還有役夫萬餘,糧草輜重肯定不少,這麼大的功勞眾人都不想放過。
第二天辰時,劉衷率七艘龍骨戰艦以及大小艦隻二百餘艘前往水靈山島,隔著十數裡遠,就看到濃煙滾滾,衝天而起。
等水師趕到宋軍水寨,發現水寨籠罩在一片火光中,派人上島探查,很快得知卯時張裕便帶著剩餘的船隻和將士往南逃走,然後下令焚毀水寨和輜重糧草,島上留下帶不走的萬名役夫。
宋軍水師已經出發了一個半時辰,劉衷沒有下令
追趕,命令將士撲滅火焰,分批將那些役夫運往北青州,這些青壯可是筆巨大的財富,主公得知肯定歡喜。
「注:最早見於史書的海戰發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85年春,吳齊之戰。吳國夫差破楚降越,率水師出長江口攻打齊國邊境,也就是山東半島,於黃海交戰,齊勝吳敗。交戰之地應該在本書描述的更南一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