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自從兩年前就開始暗中囤積,如今軍倉明麵上有糧四十萬石,實際加上暗倉儲糧,已經超過一百一十萬石。”
周瑜一驚:“伯符是不是操之過急了?”
不過孫策不是孫權,其雖然凶暴,但極其自負,並不是蠅營狗苟之徒,在承諾這一塊還是有其自尊的。
陳登看到袁熙對此極為生氣,心道難怪使君生氣,接下來是極為關鍵的一戰,要是廣陵人心不穩,便會多出很多麻煩。
袁熙冷冷道:“麻煩先生順便查下這些人名下有無隱戶,鬨騰的最厲害的,讓他們上城頭罰站。”
“何況劉表的水軍不好對付,我們要是從後麵給凶虎用手段,其很有可能掉過頭來和我們死拚,從而得不償失。”
袁熙見諸事安排完畢,說道:“咱們先入城歇息,等待入夜。”
孫策聽了,壓低聲音道:“不僅不讓其南下,咱們還要北上!”
袁熙把手一揮,“天下之大,讓他們儘管去,最好去江東。”
等兩邊派出信使,乘小船過去了解,才發現竟然雙方選擇同時出兵,才皆是鬆了一口氣。
當然,實際肯定不會打這麼久就是了,因為這次袁熙還是用的那套戰法,兵貴神速。
周瑜又道:“以誰為先鋒?”
而且從後世曆史上來看,孫策是先用計騙了袁術部下,身在皖城的廬江太守劉勳,攻取了皖城,才放心北上的!
“我出奇兵北上,不是為了攻城略地,而是為了一個人去的。”
“不過這一切,都要等我我們占據荊州再說!”
袁熙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若這些糧食能運到前線,足夠上萬人打上大半年的仗。
所以他才繞個圈子,從長江一路奇襲上去,趁袁術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從後路直搗其老巢。
孫策聽了,微微點頭,深以為然,“前日凶虎和曹孟德不急後果血戰,當真出乎意料。”
孫策思忖一下,說道:“我覺得呂子明不錯,他不是剛升任彆部司馬?”
“我們何時發兵?”
“不然怕是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法睡個安穩覺了!”
袁熙聽了,微笑道:“有劉曄。”
周瑜笑道:“我知伯符難處,選擇子敬的建議,對江東來說確是最為穩妥之策。”
孫策看了眼對麵江岸,“不用等他們,要是他們先走,說不定還會驚動南岸的華歆軍,讓其有所警覺,倒是我們便多出麻煩來。”
孫策歎道:“我沒有采納公瑾之言,公瑾不怪我吧?”
“今晚連夜出發,將軍可準備好了?”
“這想法倒是天馬行空,但皖城到底有什麼,值得公子這麼算計?”
陳登聽了,又道:“萬一他們逃走……”
袁熙點頭道:“好,到時候元龍先生負責廣陵守城和後勤,高兄統領步軍,子義統領水軍騎軍,伯言配合子義統領水軍,一起從水路進發,配合陸路的劉豫州,遇城打城,遇敵殺敵!”
袁熙點頭道:“我相信若其來犯,元龍先生擋得住。”
最後雙方達成默契,同時升帆起航,趁著夜色,往長江上遊而去。
他轉向太史慈,“算上這次幽州帶來的數千餘人,我算是湊夠萬人了!”
既然孫策掃蕩南岸去了,自己打完曆陽橫江,就要北上巢湖,至於更西麵的廬江宛城,是不是不用去了?
孫策本來就有圖謀廬江的意圖,而且他不可能不打下廬江,就去打江夏吧?
其實從海西經由邗河,過太湖進淮水,就可以直接到壽春城下,但也之所以如此,壽春的水路陸路上布防著袁術數萬重兵,袁熙要是硬拚,殊為不智。
孫策笑道:“公瑾,我先賣個關子。”
陳登太史慈連忙應了,袁熙見太史慈有些猶豫,笑著拍著太史慈肩膀道:“建功立業就在近日,自已怎麼猶豫了?”
兩人胸中大暢,手掌不由緊握在一起,周瑜心潮澎湃,“伯符心懷大誌,二袁早已老邁,將來的天下,必然是伯符的!”
在晚風的吹拂下,船帆脹滿,帶動戰船漸漸加速,向著曆陽而去,袁熙心道劉備已經提前出發,但願兩邊來的及同時趕到,會合攻城就好。
“而且劉勳身為廬江太守,此地是袁術的後方,我們若反其道而行之,截斷合肥和皖城之間的路線,齊必然心中惶惶。”
“到時候我再招攬於他,他在孫策和我之間,選則我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陸遜方才明白過來,卻聽旁邊的華佗說道:“說起劉勳,老夫還給其家人治過病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