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想走的路不同。
真正走的路和想走的路還不一樣。
故此,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已是自身之幸。
是上上簽。
所以,好高騖遠這種事,乃是修行中的大忌,或許更應該說,不止是修行,在任何一件事中,甚至是在生活中,好高騖遠都是一種大忌。
但要是能爭取的卻不去爭取。
那就是心性怯懦了。
不堪一用。
故此,中間的這個度其實很難把握,多一分就是強求,少一分就是軟弱,倒不如換一種說法,也許更能形容其中的奧妙:儘人事聽天命!
“論之極境,亙古未有之極。”
“練氣九層之上。”
“曾有人另辟蹊徑,締造第十境。”
“亦有人鑽研百載,登峰造極境,再開第十一境。”
“然,宙宇洪荒,天地悠悠。”
“如奔流衝刷河床。”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河床自有起伏,泥沙自有增減。”
“人體奧妙無窮,但總而言之,修仙一途,超凡一路,無非向天地乃至宙宇洪荒索取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將其他地方的能量納入己身,以此求證大超脫,肉身心靈皆是如此。”
“故此,何謂極?”
“練氣十一層之上,焉知沒有練氣第十二境、第十三境、第十四境……乃至所謂練氣三千境?”
“若練氣三千境的練氣修士,身體強度堪比渡劫大能,神魂穩固堪比渡劫大能,法力總量與質量堪比渡劫大能……就算壽命少了些許,也可被視為渡劫大能,而非所謂的練氣修士。”
“其中隱情,不過定義。”
“吾家牆頭一隻雀,我曰雀,他人卻視其為鳳,雀鳳並非同屬,隻是我與他人觀念之爭罷了。”
“若渡劫大能偶有戲言,以雀鳳之說重定當世境界,將練氣一層定義為一雀,將練氣二層定義為兩雀,以此類推,將築基一層定義為十雀,將金丹一層定義為十九雀,元嬰一層定義為二十八雀……將自己的渡劫之境比作鳳……即便是同為渡劫大能,他人也無非斥罵其瘋癲,不知所謂,乃至不認同這些定義,卻無法將其所用的雀鳳之說從其觀念中否定。”
“故此,何為極?”
“念頭通達,所持心安,即為極!”
“此為……唯心法!”
“亦是……超脫法!”
林朝辭低聲自語。
身上的法力以肉眼可見的形態爆發。
如同海嘯一般。
化作一道波動的光柱。
拔地而起,直衝雲霄。
“任何奇跡隻能誕生自奇跡之中!”
“與有形的肉身相比,無形的靈魂更加無拘無束!”
“肉身不能超越已知的限製。”
“就像機器不能超越自身的上限。”
“但靈魂卻可以輕易構造出種種違反個人三觀、違反世界常識、違反原則乃至於真理的造物!”
“如……我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天上的太陽與天上的彎月合到一起,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案。”
“如……我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土地與大海交融在一起,以定向配比形成一個什麼樣的地帶。”
“我甚至可以想象……自己的腦袋是龍首,手掌是虎爪,軀乾是人身,下麵長著四條馬腿或八條蜘蛛腿之類的,不符合常理的身體結構!”
“故此,若想超越極限。”
“若想締造一個超越常識的奇跡。”
“隻能用同樣沒有上限也不符合常識的奇跡嘗試!”
“用有限去求證無限,永遠不可能得到結果……起碼是成功的結果,而用無限去求證無限,方有一絲絲可能成功,儘管,這也是渺小的!”
林朝辭深吸一口氣。
閉上眼睛。
緩緩抬手。
張開五指,舉起手臂,舉過頭頂。
無形的精神力量蕩開。
也是浩瀚的精神力量蕩開。
刹那間,直入毛筆核心,背後隱約浮現毛筆虛影。
“哢!”
好似一塊脆弱的木頭被捏碎了。
虛影陡然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