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沒有地圖,再天才也無用。
就算是高高在上的渡劫大能來了。
隻看大千世界這邊的原有地圖。
一樣無法摸清楚狐妖一界和誅仙一界的內部情況。
雖說到了那個地步,也不會在意兩個小小的小千世界就是了,他們手裡的資源要比兩個剛剛飛升的小千世界更多,對小千世界發動什麼入侵的戰爭,講真,收獲的利益甚至比不上對自身名聲的折損,完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故此,胳膊擰不過大腿。
在一個足夠令人無奈的局勢麵前。
如果不能用絕對的武力破局,那就隻能是遵守遊戲規則,進入當地,走收集情報的劇情流程。
對此,這些自大千世界各地而來的年輕金丹修士並沒有不耐煩,因為這不僅是他們第一次出遠門,還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修仙界的底層。
對底層的修仙者而言。
這些大家族子弟完全是吃飽了撐的。
能安安全全的修煉,多好啊?
還不用為收集資源而浪費精力!
要知道,收集資源的過程中,浪費精力隻是微不足道的代價,更有甚者死在了收集資源的過程中,與人爭鬥,留下暗傷的更是比比皆是!
再看這些大家族子弟。
是不是相當於抱著金飯碗吃飯?
他們需要什麼,打一聲招呼,自然會有人把相應資源送到他們麵前,他們也可以安心修煉,不用擔心突然遭到襲擊,因為他們就在家中。
何必沒事找事。
非要出來,找林朝辭打架?
隻不過,對於這些大家族子弟而言。
他們看這個問題的視角跟這些散修可不太一樣了。
這是曆練。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他們已經讀完了萬卷書。
是時候該行萬裡路了。
而且,在家族裡,他們也很難見到大千世界的真實一幕,比如說,他們往日當做糖豆一樣吃的丹藥,放在外界,足以讓一群築基修士打起來,也比如說,他們往日點到為止的切磋風格,在大千世界,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大千世界更推崇招招致命,儘可能殺死對手。
說白了,這就跟憶苦思甜一樣。
讓這些大家族的子弟去下麵看一看。
他們自然就能從原先那種不知足的狀態變好一些。
因為原先的他們看不到下麵。
但能看到上麵。
比如說,有什麼好東西,分配給哪一房的人的哪一個子嗣了,他有我沒有,不滿和嫉妒的情緒也就隨之產生,因為人都是有比較心態的。
但現在看看下麵的散修。
立馬就能意識到。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過的不如我的修仙者。
雖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比較還是會比較的。
往上爬還是會往上爬的。
但當有些時候受到打擊,也不缺勸說自己的借口。
就像是宣泄怒火的閥門。
沒人可以無限製的承受一切。
一收一放。
適當的調整。
這些都是有必要的。
如此一來,對日後而言,也可以有效降低心魔產生的可能性,因為每當跟那些散修對比時,都能產生一種滿足和優越感,進而衝淡不滿。
這才是曆練的目的。
另外一點也是見識一下天下英才。
仙路苦寒。
所謂法侶財地,缺一不可。
其中這個侶,指的就是道侶。
理論上說,道侶應該是異性最好,如此一來,不僅擁有結為夫妻,無話不說,交心的可能性,還可以攜手走下去,延續自己這一脈,不過,要是實在找不到異性,同性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