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天才種子選拔與勁力特性
翻開《魔虎吞山》,林硯一字一句細讀。
“沒想到,僅僅是玄品勁力特性,居然都有這般可怕功效……”
魔虎吞山勁力特性,能夠使得勁力擁有極強的吞噬力,猶如魔虎出柵,可吞噬敵人勁力、骨肉、精血和本源,反哺自身。
若在無防備情況下,被一招魔虎吞山勁力打中,可能刹那間,便會被吞噬大半血肉,極其霸道。
當然,這勁力特性也並非沒有缺陷,那就是吞噬回來的血肉精元,畢竟不是來源自己,類似於一種強烈的排異反應,若是不小心超過了界限,就會對自己造成強烈的反噬,危及生命。
所以這是一種極其霸道,卻也極其危險的勁力特性。
這勁力特性的成就方法也極為複雜。
首先需要連續七日不吃不喝,然後再一頓大吃大喝,體會貪婪吞食的心境。
如此重複,或數次,或數十次,或更長久。
直到心境調配吻合之後,再於蠻荒山野之中,觀想一隻凶獸吞食山川江河的意境,配合相應的數種奇物之一,方可成就。
林硯放下魔虎吞山勁力特性,轉而拿起無量勁力特性。
這特性的描述則簡單許多,作用是提高勁力儲存的總量,使得體內可以儲存的勁力數量增長十倍,果然是匹配《鯨洪拳》的勁力特性。
其成就方法,相比較魔虎吞山,倒是簡單了一些。
需要先在海潮之中靜坐,體悟廣博之心境,然後觀想一樣儘可能巨大的事物,再借助多種奇物之一成就。
所以,勁力特性,在某種程度上,是內心氣魄的展現。
需經曆特定儀式,體會特定心境,觀想特定意境,配合特定奇物,方可成就。
過程耗費日久,並非是林硯想的那種,資源齊備後一蹴而就。
當然,林硯更關注的是,這二者勁力特性融合後,呈現出的【魘虎吞天】特性。
在《無量》之後有有一頁,專門書寫。
這魘虎吞天特性,保留了魔虎吞山和無量的部分優勢,勁力具有更加強大的吞噬力。
但吞噬來的血肉精元,卻不再反哺自身,而是可以十倍儲存起來,而後一次性釋放。
郭凡的猜測是,這是因為他一心完成巨靈兵與巨神兵的實驗,尤其需要儲存血肉精元再行釋放的能力,所以心相向外延伸,使得二者融合出了這樣一個能力,雖然戰力沒有增幅多少,但恰好對他的實驗幫助極大。
林硯眉頭微皺:“然而,這魘虎吞天勁力特性,戰力卻並不甚強,同為玉品,根本不是柳嵐青對手。對我並不適合。
“若勁力特性真與心誌、性情有關,那無量與我還契合些,這魔虎吞山、魘虎吞天,與我完全找不到共通之處,怕是很難成就。”
若是沒有選擇,林硯自然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但如今,有《妙法道德經》,又有菩提金章金手指在手,他完全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如此,接下來,就得想辦法,得到更多靈髓、更多勁力特性、更多武道功法,然後自行嘗試,尋找勁力特性融合方法!”
道阻且長,需從一步一步開始。
林硯當即翻開那本《虎形拳》,一字一句細細翻閱,並在獨人的院中,一招一式演練起來。
—————————
第二日正午,宋天來到林硯小院門口,敲了敲門:“大人,時辰到了。”
林硯停下手中的動作,呼出一口氣。
一夜一早的練習,使得他的《虎形拳》已然入門,熟練度到達7。
看看天色,日頭已經高升,林硯收回架子:“你等我收拾一下。”
回至房內,小綠已經打好了一盆洗澡水。
林硯簡單衝洗一下,催動勁力震開身上水珠,便換上了官服,推開門去:“走吧!”
二人一同出門,也不乘坐馬車之類,一路龍行虎步疾馳,很快便來到龍門館門口。
隻見龍門館門口,早已等候了一百來號人,人頭攢動,加之一些餐食車、小攤販也流動到此,使得整個現場喧鬨無比。
“鎮魔司大人來了!”
不知誰喊了一聲,所有人全都安靜下來,扭過頭去,目光火熱、又夾雜緊張地看向林硯。
林硯帶著宋天一直走到龍門館門口,站上台階,扭過身麵對大家。
他微微點頭,這些來的人還算守規矩,不曾亂來。
當即朗聲道:“諸位久等了。今年定安城遭遇大劫,所以這屆定等天才戰,將由我鎮魔司安排。
“我理解大家,角逐名額的迫切心情。
“但我醜話先說在前頭。
“第一,此次定等天才戰一切事宜從簡,名額選拔,以我鎮魔司選擇為準,事急從權,勢必無法做到絕對公允,但我會嚴苛把關,儘量保證公平,希望大家諒解。
“第二,若有暗算、偷襲、行陰謀之事、或者不守規矩、不服結果者,一律取消資格!
“第三,選拔名額一旦決定,一律不接受更改,聽清楚了嗎?”
稀稀拉拉的聲音響應。
林硯目光冷漠,掃過全場,忽然踏前一步,將整個台階踏得粉碎,身上恐怖的氣勢驟然爆發,猶如一隻蠻荒巨獸忽然踏出重重一步,暴喝一聲:“都聽清楚了嗎!”
原本好些人臉上不服氣的,被他這恐怖氣勢一衝,臉色當即煞白,紛紛低頭喊道:“聽清楚了!”
林硯身上氣勢一收,再次變得人畜無害。
但場下眾人,眼底卻都露出一分敬畏,不敢與他對視。
林硯暗暗鬆了口氣,這般選拔,尤其是如此倉促選拔,肯定無法做到絕對公平。
若不在一開始先來上這麼一個下馬威,等到後麵,定會有人不服,然後一傳十,十傳百,若是發展成群情激奮,那收拾起來,就太麻煩了。
所以乾脆一開始就來個狠的,震懾眾人,就是可惜沒有刺頭找麻煩,否則殺雞儆猴效果更佳。
“現在,所有參加選拔之人,按力境、剛境,分成兩邊,力境在左,剛境在右。”
眾人紛紛按著自己的位置進行排列。
林硯掃了一眼,力境人數多,占了足有五分之四,剛境隻占了五分之一,約二十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