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魔神犧牲與重力增加
羅刹女神色微微愣住,隨後領會到魔女之王的意思,在林硯不曾刻意操控的情況下,也在神無法掌控之處,露出幾分生動的,屬於羅刹女自己的驚惶和蒼白。
似乎在等羅刹女自己消化,過了好半晌,魔女之王方才說道:“不去試試嗎?”
不用林硯操控,羅刹女自行騰空而起,瞬息間就抵達了穹頂之壁,直接撞了上去。
然而,一層濃稠的漆黑煙氣出現,直接將它擋在裡麵,無論如何都出不去!
林硯令她多試了幾次,確定的確出不去,方才重新降落下來。
“吾王……”
“沒用的,這是神的囚籠,你我都是被封禁的囚徒和奴仆,我已經,在此囚禁有,足足七十多年了……哦,你也許不知道,年,是那些孱弱人類的計數單位,來自我前身的記憶。”
羅刹女剛想說話,忽然一聲清脆的噗呲之聲傳來,林硯和她俱都扭頭看向右後方,遠遠的穹頂之上,破開了一個小口,一層水流如利劍一般穿透進來,很快又重新愈合上。
林硯也是微微愣住,靈子壁障怎麼又突然破開了一個口子?!
扭頭看向魔女之王,她一臉淡定:“靈子壁障的確會經常開一個小口,補充水源、氣流進來。
“但有無數人試過,想從這開口出去,結果都是來不及趕上——這是神早已設定好的程序,一旦我們靠近,壁障會立刻關閉,沒有人能趕上。”
林硯眼底微微恍然,難怪剛才,他們進來之時,壁障開了個口子,魔女之王明明看得見,卻沒有絲毫反應,原來這天魔之壁,本來就會偶爾打開。
“神,囚禁,做什麼?”
“神創造我們,從來不是因為慈悲和善意,而是祂需要我們幫忙,來消滅對祂的威脅。
“也即是,我們身下的,這尊遠古魔神之手!”
魔女之王玉指向下,指向下方的山峰:“你自上方飛來,想必是已經看清楚,這五座山峰,就如同一隻巨大無比的手掌一樣。
“沒錯,這便是一尊遠古魔神的手臂,我們能看到的部分,隻是其手掌而已,手臂部分深藏水底,被封印在此處。”
羅刹女一對肉翼不自覺震顫:“大,可怕。”
“不必擔心,遠古魔神已經死去,恐怖的屍骸,已經成為神的養料。
“隻是其雖分屍,可軀體中的靈性卻不曾死去,猶如恐怖的汙染,不斷向外延伸,同化感染死物,將之變為魔神的傀儡。
“神創造我們的目的,便是阻擋、清理魔神的傀儡,防止其在魔神的靈性影響下,誕生全新的生命,離開此處封印。”
羅刹女心神震蕩,但在林硯的操控下,立刻問出問題:“為什麼,我們?神的眷族,不能?”
魔女之王搖搖頭,不屑道:“它們,不過是一群靈性都不完整的奴仆,如何能夠抵擋魔神的靈性汙染?
“隻有人類,明明孱弱得一碰就死,卻擁有極為堅韌強大的靈性,足以抵擋魔神的靈性汙染。”
“人類?我們,不是!”
“我們當然不是那種孱弱的螻蟻,我們是綜合人類零星強大的優點,卻又比人類強大無數倍的……新人,這是身,數百年來無數次調製創造的結果。”
林硯在一旁,聽得極為震撼。
莫非所謂神,其實是個生物學家?
那些混沌迷霧中,詭異的、怪異的各種生物,乃至十六臂聖佛陀它們,都是神創造出來的實驗品?
仔細想想,魔人的進階過程,有一種極為明顯的非自然設計感。
先是由人,轉化為非人的魔人,而後隨著步步儘皆,魔人又再重新一點點,轉化進階為人的形態?
最後成為魔女之王這樣,體型大一號,但與人幾乎極為相似的樣貌?
就好像刻意地,通過這樣的進化過程,使得人類的力量,大大提升了一大層似的!
魔女之王歎息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偏愛,我們一族的創造,原本就是為了這一個小小的目的。
“進化,戰鬥,死亡,一代代輪回,這就是我們一族,想要繼續生存,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但希望還在未來!神承諾過,等待魔神手臂徹底為祂吞噬成空,我們一族便可獲得徹底的自由,到那時,族群不再困囿小小一方穀地,天高海闊任我遨遊。
“族群的延續,需要你我共同的犧牲。
“你我或許看不到那天,但我們一族中的後輩,總會有人能看到那一天的,或許是一百年,或許是兩百年……
“總有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看見的。”
魔女之王的演講,顯然極有效果,不考慮林硯的影響因素,羅刹女的神情已然十分肅穆,半跪在地:“謹遵,吾王!”
“去吧,向下一段位置,有一處營地,會有人告訴你接下來該做什麼的。
“另外切記,這五座魔神指山,越往下,重力越大,也越危險!
“絕不可仗著飛行能力向下,一旦越過安全線,將會遭遇極大的危險!切記!”
“是!”
順著山道往下而去,但林硯卻沒有第一時間跟著羅刹女向下。
而是繼續觀察魔女之王。
見羅刹女順著山道下去,魔女之王臉上的慷慨終於緩緩褪下,換上了一層淡淡地哀傷。
繼而仰頭望天,眼底是濃鬱的茫然,和一絲決絕的怒火:“神,神啊,神啊……”
林硯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東西,悄無聲息退下,順著山道向羅刹女追趕去。
“魔女之王,也並不相信她的神……”
但神實在強大,多少一個魔女之王,對神似乎也沒有任何影響。
沿著山道追趕,沒走幾步,林硯便感覺到身體變得沉重起來。
“跟魔女之王說的一樣,此處的重力,會隨著深度越深,而開始加大!”
追上羅刹女,隱藏身形,跟在她背後沿著山道向下。
遠看一座指頭山,但走在山上,卻能感覺到此山峰的高聳和厚重,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跟林硯前世爬過的泰山,感覺有點相似。
不同的是周遭光禿禿一片,並無任何植物生長,地層也是一種奇異的黑色岩石,並沒有明確的道路。
兩人也都是挑著山間的縫隙路徑向下,半走半爬,身子越發沉重,已經開始明顯影響到了爬動的節奏,終於,看見了一片聚居區。
說是聚居區,實則根本沒有任何人造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