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一方麵向孫鵬報告出現險情,一方麵在劉山幫助下,組織人去山裡營救劉河和趙一鳴。
晚上十一點多,通過肩扛手抬,大家才把他們帶下山。
此時,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已經積蓄了不少水。
劉河沒有受任何傷,趙一鳴則第一時間被送去了縣醫院,隨後轉院來到了市醫院。
第二天,也就是7月17號,省市聯合抗震搶險指揮部成立。
在駐軍配合下,省市水利專家、地址學家以及水利局、地震局等部門商討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爆破。
通過炸毀堰塞湖,讓水位自然平穩的回落,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但大家為是否撤離群眾這一問題上,有了嚴重分歧。
軍方認為不需要撤離,市裡認為需要小麵積撤離,而省裡則顧慮重重,一個勁兒地探討這兩者之間的利弊。
下午,胡編銘教授率領他的研究團隊到達現場,第一件事就是建議儘快撤離方圓五公裡之內所有的群眾。
第二件事,就是通告指揮部,今明兩天可能還會有地震,烈度不高,但人防容易造成衍生災害。
第三件事,就是通知明天後天會有大雨,兩相疊加,受災可能直線上漲。
因為胡教授的專家身份,指揮部在向省委省政府進行彙報後,立刻決定撤離群眾,定向爆破堰塞湖。
一切準備就緒,已經到了18號。
市裡調集超過三百輛卡車,兩千餘人,幫助區域內群眾撤退,儘管有當地乾部群眾支持和幫助,仍然用了一天時間才算完成。
從18號淩晨開始,就下起了大雨,接下來三十多個小時內,降雨量達到近百年峰值。,儘管流木河上遊有堰塞湖阻攔住了絕大部分水流,但水位任然上漲的厲害,從平時的大約七十公分,上漲到一百一十九公分。
19日上午,堰塞湖蓄水量超過兩千萬立方米,而且水位仍然在不斷升高。
另外根據空軍和衛星偵測,繞嶺山區內已經出現了泥石流和山洪,情況危急。
駐軍指戰員立刻根據計劃實施定向爆破。
他們分三次實施包括,終於在洪峰到達堰塞湖區域時,成功將流木河水位降低到普通水平。
這為隨後的洪峰順利通過創造了條件。
19日晚,洪峰攜帶排山倒海的氣勢,出現在流木河下遊。
因為提前做了防汛準備,所以,洪峰並未造成太大的經濟損失和財產損失。
20日,天色放晴,流木河水位逐漸降低,這次可能導致巨大損失的地震衍生災害算是基本順利度過。
孫鵬一直奮鬥在第一線,包括新來的市委書記都放棄了歡迎會,直接擼著袖子上了河沿村的堤壩。
謝天謝地,雖然地震來得突然,衍生災害也危機重重,但還好應對比較及時,各項措施也及時到位,這才避免了人員傷亡。
“根據專家們和相關部門測算,如果我們反應慢一天,造成的財產損失先不說,至少會讓三萬多群眾遇險,可能會造成成百上千人的傷亡。”
說這話的時候,孫鵬的聲音都有點顫抖。
真要出事,那絕對稱得上是重大災害,被追究責任的部門、領導,會又常常一大串。
彆說他一個小小的地震局常務副局長承擔不起,就是市長、市委書記乃至省長、省委書記,也承擔不起。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三江省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乾部,有相當一部分,都要感謝趙一鳴。
“一鳴,我要謝謝你,我沒資格代表市委市政府,但我可以代表地震局全體同事,向你表示感謝。”
孫鵬拉著他的手,十分誠懇。
就在這時候,他的電話突然響了。
孫鵬走到角落接起電話,剛喂了一聲,那邊似乎說了什麼,他猛地回頭看向趙一鳴,臉上一片驚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