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4章 微服私訪_大國軍墾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大國軍墾 > 第2424章 微服私訪

第2424章 微服私訪(1 / 2)

懂得都懂,米國的政治其實就是資本政治。而政客就是他們推選上去的代言人。

而老四和蘇西的影響力,也足以讓葉家順利發展了。

因為把兄弟投行收入囊中,目前葉家得業務範圍已經足夠寬廣了。隻是限於資金問題,發展暫時陷入了一個瓶頸。

而目前葉風對於北疆的投資,也牽扯了很大的財力。所以,葉雨澤還沒有打算大規模擴張。

他也在等,等一個契機,也等著積蓄財力,雖然他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但是人一旦達到了某一個高度,看到的一切也就不同了,他沒有想掌控什麼?

但是,他也絕不會是個願意被彆人掌控的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所以,為了不被人掌控,他隻能被動的去做那個掌控自己的人。

北疆南部,一個偏僻而貧瘠的連隊裡,幾個老戰士正拄著拐杖挑水,今年乾旱的厲害,土地都已經龜裂開了。

地裡種的是葡萄,碩大的根係上麵的葉子很少,還無精打采的,似乎想跟著這烈日運去。

這地方不但乾旱,還缺土,看的出來,每一顆葡萄的周圍,都是特意換的土。

戈壁灘上種東西,那有那麼容易?作物需要的隻有土,而不是這種沙子和石子組合體。

當初為了拉來這些土,戰士們可是曆儘了艱辛。

一輛吉普車駛來,在戈壁灘上卷起一陣煙塵,如同古時候的狼煙,遮天蔽日。

幾個老戰士停住腳,手搭涼棚看著漸漸逼近的車子。

車停下,兩個身穿職業裝的中年女子下了車,看著幾個老同問到:

“叔叔,你們這是走了多遠去挑水啊?不累嗎?”

為首的魏明遠眨巴著老花眼終於看清了來人的長相,問了一句:

“同誌也是兵團人吧?”

趙玲兒好奇的問了一句:“叔叔你咋看出來的?”

魏明遠笑笑:“咱們兵團人,就算一天軍訓都沒有參加過,我也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旁邊一個老同誌笑著解釋:“我們老連長從年輕時候開始,他的這雙眼睛整個兵團人都知道。”

馬蓉眼前一亮:“你是魏叔,魏神槍?”

魏明遠不滿褶皺的臉上立馬綻開了笑容,這個稱呼曾經是他的驕傲,隻是好久沒人這麼叫過了。

“那你們是哪個團場的?”

魏明遠打量著兩個人,充滿了好奇。

這個地方基本見不到外人,更彆說開車來的了,牧民的羊群都繞著走,主要是草都沒有。

“我們從總部過來。”

趙玲兒有過在貧困地方的工作經驗,那次還差點鑄成大錯,幸虧葉雨澤出手才化解了危機。

而馬蓉還是一臉震驚,難以置信的看著這貧瘠的土地和遠處低矮的乾打壘房子。

她從出生就沒有離開過團場,而軍墾城的前身也不算艱苦,所以有些接受不了。

魏明遠“哦”一聲,突然就沒有了交談的欲望,放下肩上的扁擔,開始把小桶裡的水倒進地裡。

幾位老同誌也進行同樣的動作,剛才的幾絲熱情突然就消失了。

趙玲兒脾氣直,看到這突然的變化有些莫名其妙,就問了一句:

“魏叔這是不歡迎總部的人?”

魏明遠撇了她一眼:“哪敢?我這不是忙嗎?澆完地咱們再說話。”

趙玲兒還想說什麼?馬蓉拉了她一把,雖然不明白馬蓉的意思,但趙玲兒還是閉嘴了。

這葡萄園大概五十畝左右,靠幾個老人這樣挑水肯定是澆不過來的。

馬蓉想勸阻,但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默默地幫著老人們開始澆水。

七個老人,十四桶水,還都是小桶,每一通澆一顆葡萄秧都不起作用。

看樣子老人們也是聽天命儘人事了。

澆完水,看看晴朗的沒有一絲雲彩的天,魏明遠長歎了一口氣,轉身就朝連裡走去。

走了幾步,轉身對馬蓉和趙玲兒說道:

“家來吧,雖然粗茶淡飯,但也不能讓戰友餓著。”

趙玲兒和馬蓉對視一眼,沒有開車,默默的跟在了後麵。

連隊不大,建築風格跟彆的連隊一樣,都是聯排房,沒有院子。

隻不過這個連隊的房子非常破敗,而且明顯也沒多少人住了,因為很多門窗不是少了玻璃,就是乾脆連門都沒有了。

馬蓉和趙靈兒是從他們的團部過來的,這裡是三十二團五連,來的時候,們並不知道這個情況,

馬蓉大概數了一下,目前住在這裡的人不會超過三十家。而且好像沒有一個年輕人。

這情況,馬蓉和趙玲兒有些猝不及防。這次下來微服私訪,其實也是臨時起意。

上任後,兩個人本來想搞一些大動作,但是因為需要的資金量太大而擱淺。

但是在其位謀其政,既然條件有限,那隻能好鋼用在刀刃上,去找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去幫。

她們的位置太高,很多東西都是從各單位的報告上麵去了解,細心的馬蓉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就是跟多單位的報告不詳實,更有甚的,直接弄虛作假。

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和趙玲兒商量了一下,決定親自下來走走。

為了避免下麵得到消息,她們並沒有帶秘書和司機,反正兩個人早就習慣了自己開車。也就直接過來了。

之所以來南部,就是因為趙玲兒曾經在這裡幫扶過一個團場,比較了解這裡的情況。

和北部比起來,這邊的氣候條件要惡劣的多,氣候條件的惡劣,自然也就造成生活條件的惡劣。

畢竟兵團人的主業不對農耕就是畜牧,而南部,畜牧基本上不太可能,隻能靠農耕了。

三十二團的年終報告兩個人都看過,說的那是形式一片大好,什麼領導乾部以身作則,職工們齊心協力,如今的三十二團的gdp已經創造了三千萬的曆史新高。

因此如今的兵團都分產到戶,這些東西身在總部的她們也沒辦法去了解。

畢竟產值都是糧食,而糧食都職工們都自己賣了,究竟收了多少?賣了多少?她們看到的也隻有報表。

這種情況也就造成了一些基層單位的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



最新小说: 岩王帝君在異世界也要努力退休 即日起,亮出龍王身份撕碎敵軍唐楚楚江辰 年代大小姐的囤貨日常 開局獎勵億萬年修為,還送童養媳 包青天之朗朗乾坤 位麵商人賣房記 我,暗網大佬,末世躲進校花女寢 漁夫逆襲:開局救美,漁獲滿艙 軍少追著龍鳳胎寶媽要名份 相府來了位俏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