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羅小蘭死的不是個時候,五月底天氣暴熱,屍身怕是存不住。雖然農村講究停靈,日子越多越好,可周老爺子表了態,天不好多停反而遭罪,不如加緊辦了,死人活人都省便。
周老爺子推說自己年紀大了,熬不得夜,出不得力,後事是一概不管。
周老大呢,錢是願意出的,可事不願意管,嫌煩嫌累。當然,最要緊的還是心中有鬼。
新媳婦丁萌萌自然也不肯管,且不說她剛生了孩子,身體還沒恢複。就是跟老太太也不親,憑什麼搭手這攤隻破事。
沒得辦法,老太太的身後事隻能周連富兩口子接手。
雖然隻停靈三天,可這天是一天比一天熱,怕中途出醜,羅家特地從縣城裡拉了冰塊過來,擺在堂屋間裡,日夜鎮著。
壽衣棺材這類東西,都是買現成的,這錢自然就花的多。羅雪梅心裡就犯嘀咕,覺得婆婆真是不疼兒子,活著折騰兒子,死了還要繼續折騰。
麵對層出不窮的花銷,周連貴倒是一點沒計較,讓出多少錢就出多少錢。
他也不敢計較,畢竟心裡有鬼。
親娘活著的時候,也沒見他有多孝順。等親娘咽了氣,他出力是不來的,但孝子的名頭卻要爭。
兜裡有錢,好這花圈香燭,紙錢紙紮,買的是海了去了。還請了和尚道士尼姑念佛老太太,輪番上陣,又吹又打又唱又跳,鬨的是後半夜都不帶歇。
這白事場麵不歇,周連富兩口子就得盯著,夜裡都沒得好睡。
這一場白事流水席足足辦了七天,請了全村老少都來吃。這喪事辦的熱鬨,辦得體麵,村裡人都誇老大孝順,誇老太太福氣好。
可周連富總覺得心裡堵著一塊,不是個滋味。
難道當兒子的孝順,就是親娘死了大辦喪事人都死了,喪事辦的再風光,那也是給外人看的,死人能有什麼享受真要孝順,為什麼不在親娘活著的時候好好孝順呢
但農村人就好這個尤其是現在大家都搞活經濟,兜裡有錢了,就興攀比。不管活人要比吃比穿,就連死人都要比排場。
所以大概對他親娘來說,老大這樣的孝順才是她想要的孝順吧。畢竟,老大還真給親娘養出了金孫,而且死後還給她風光大葬。
可這一切,有意思麼他覺得沒意思。
喪事辦完,頭七都沒過,老爺子就搬到城裡去了。說是一個人在鄉下老屋裡住著冷清,不如搬到城裡去跟兒子媳婦一塊,還能看看金孫,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老大願意奉養老爺子,老爺子願意跟老大一塊,周連富也是無話可說,隻是心裡堵著的那塊東西,越發冷硬起來。
倒是羅雪梅偷偷嘀咕幾句,說老爺子心真硬。老婆剛死,墳頭的土都還沒乾呢,他就忙不迭的搬城裡享福去。都說夫妻是老伴,老來相伴。老爺子這從頭到尾都沒把她婆婆當過老伴,隻不過當個老媽子。他這城裡大少爺,沒老媽子伺候了,就拍拍屁股到城裡去,跟兒子住,讓兒子媳婦伺候他去。也不想想,那城裡媳婦是能伺候人的
周連富在旁邊聽了直歎氣,心裡堵的越發難受。
聽完羅雪梅的敘述,羅芙馨這才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難怪她回來的時候就瞧著老爸高興之餘總有些鬱鬱寡歡的味道,敢情是出了這樣的事。
羅小蘭死了,她這做孫女的心裡是一點不難過。沒辦法,這個當奶奶的沒個長輩樣,做小輩的自然也無法從心裡敬愛她。死了也好,死了她爹媽頭上就少了一道枷鎖。
不過父親周連富是個心善孝順的,親娘再不好那也是親娘,沒了娘當兒子的心裡肯定難過。更何況,中國人的規矩是死者為大。一個人活著的時候有諸多不是,是了旁人也多少得留點麵子。打臉,也不打死人的臉。
故而,羅芙馨心裡雖然對羅小蘭不屑,可回到家該做的規矩還是的做。上墳,燒香,磕頭,隻當是對父親的孝順。
羅小蘭的墳修得不錯,墓碑用的還是花崗岩,顯然是花了不少錢。
她心裡就覺得納悶。
周老大如今升官發財不愁錢,可羅小蘭活著的時候跟大兒子也不親,親的是老三周連喜。後來又為了周老三,跟老大家的鬨出不少齷齪。怎麼等人死了,周老大就巴巴的花錢當孝子
他是真有孝心還是為了搏個孝順的名頭疑惑是還有其他貓膩
要小福星相信周連貴對羅小蘭有孝心,那太難了。搏個孝順名頭倒是有可能,可這對周老大有什麼好處他就是在羅家嶴被人誇成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這名頭是能助他升官啊還是助他發財
根本沒什麼用麼周連貴就是個投機分子,她才不信他會花錢做無用功。
所以,這裡麵肯定還有彆的事。
按說周家人怎麼胡搞蠻纏,她才懶得管。隻是心疼自個親爹,為了忙這事累了一宿又一宿。
這不,才消停沒多少工夫,眼看就是羅小蘭做五七的日子。
在中國傳統喪葬文化裡,五七是個重要的大日子。據說這一天死去的人將回到人間,和親人們最後一次團聚。所以親人們要準備好人間的飯食,最後一次招待死者。並且還有全家團聚,和死者道彆。
過了五七,死人和活人就徹底陰陽兩隔。在人間的活人們也將最終放下對死者的牽掛,從此以後繼續自己的生活。除了年節祭祀之外,不再掛念死者。
如今羅家嶴隻剩下周連富一個周家人,所以操辦羅小蘭五七的事,自然還是落在他頭上。
這是兒子能給親娘的最後一點孝順,他也就儘心儘力,任勞任怨。
可他心裡一直堵著一塊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病,晚上躺在床上,一閉眼就想起親娘臨死時的場景。
想了快一個月,他還是不能釋懷。馬上就是親娘五七的日子,過了五七,就是真正的陰陽兩隔,生死彆離。
趁著最後的日子,他決定進城去一趟,找人解一解他心裡的結。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