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中醫學著西醫去解剖。
這事。
他記載在了他寫的《易家針灸術》那本書的扉頁上。
趙麗麗是個好奇寶寶,剖開自己研究下也不是不可能。
弄死自己不至於。
弄個半死也不行啊。
易飛思索了一會,慢悠悠地說:“姑姑,我有苦衷的。”
這樣說很好。
有苦衷就是不能告訴你。
趙麗麗盯了易飛一會。
她“咯咯”笑起來,“行,什麼時候沒苦衷了再告訴我。你跟我說說,蔬菜大棚能賺錢嗎?”
他不想說就不說,無所謂。
就當他是神仙轉世好了。
鬼也好,妖也好,人也好。
能乾活就是個好鳥。
趙麗麗隻在郊區見過一些種菜的小棚子。
憑直覺。
易飛說的絕不是那種小棚子。
如果那種小棚子能賺錢的話,也不用他正兒八經的給關副府長說。
關副府長肯定也見過。
她就想知道易飛說的蔬菜大棚能不能賺錢。
能賺錢就去乾。
不能賺錢,隻做貢獻,那就送給關副府長,讓他去乾。
趙麗麗覺得現在是個財迷了,啥事都和錢掛上鉤了。
絕對是這家夥影響了自己。
她以前不是這樣的。
自從給他送錄取通知書那天,自己就變了。
“賺錢肯定賺啊。”
易飛說道:“姑姑,你不知道冬天青菜多難買啊,有錢都買不來。”
省城還有南方運來的蔬菜。
在臨東,冬天真的是錢也買不來。
偶爾有一些,也都是乾癟的。
有錢都買不到的東西會不賺錢?
易飛曾經看過報道。
好像就是今年吧。
後來發展成華夏最大的那個蔬菜生產基地在冬天種出了黃瓜。
過年的時候,賣到十塊錢一斤。
還被人哄搶。
不為彆的,嘗個新鮮。
八十年代的十塊錢,可以買五六斤豬肉。
哪怕現在種子不好。
易飛有把握一個大冬茬,讓大棚黃瓜畝產上萬斤。
種子是一方麵。
種植培養方法也是一方麵。
彆的不說,現在嫁接技術使用還比較少吧。
把黃瓜嫁接到南瓜上,可以防蟲害,更耐寒,收獲期大大延長,產量能提高幾倍。
到時候彆說十塊錢一斤,四五塊錢一斤也了不得。
現在的種植成本還是很低的。
再種點西紅柿,種點其它蔬菜。
不多說,一個一畝大的蔬菜大棚一年兩季,純收入五萬問題不大。
種兩年。
大棚蔬菜開始普及的時候。
蔬菜價格下降時。
成立個公司建大棚。
大家都去種菜了,建大棚當然熱門了。
如果建劉武那種陰陽棚,陰棚可以種蘑菇。
陰棚的收入也不比陽棚低。
無外乎采用雙層膜,加厚棉被,保證陰棚的溫度。
“賺錢我們就乾啊。”
趙麗麗很興奮。
這是好事啊,名利雙收。
那還等什麼啊!
“我也這麼想的。”
易飛點點頭,“福利院後院有一片空地,大約可以建五個一畝多大的陰陽棚,商業街的事確定下來後,我們就著手建大棚。”
他明白,如果不拿出來點東西。
想讓市府支持不容易。
蔬菜大棚又不是沒人搞過。
效果都不太理想。
市府不支持,他連土地都搞不到。
易飛準備建陰陽棚。
這棚省地,充分利用了陰麵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
五個陰陽棚,投資大約在五六萬,種好了,一個冬季大茬賺二三十萬。
還能順道解決冬天吃菜的問題。
十五歲的易飛沒問題。
五十歲的易飛幾個月隻吃白菜蘿卜有點不習慣。
出了成績、出了效益,市府就會支持。
那時候再談,什麼都好談。
“為什麼在福利院種?”
趙麗麗沒想明白,福利院地是大,可也沒必要非得在院子裡種菜。
“種菜我們得土地吧?”
易飛說道:“我們不向市府展示下技術,根本不可能批下地皮。除了福利院,我們沒有彆的地方。”
“看看商業街結果再說吧。”
趙麗麗不置可否,也不一定拿不下地。
易飛也是這意思。
如果連個商業街都拿不下。
想靠市支持發展農業就不用想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