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員,普遍反對實行戰時稅製。
他們希望朝廷像以往一樣,提高賦稅,繼續從百姓那裡征稅。
戶部尚書周長安說:“不能再加了,如今的田稅,已經實行的五稅一,再加,離國將無人肯種地了。”
周長安作為戶部尚書,感受到了戶部長期缺錢少糧之痛,這一次倒是沒有與其他文臣站在一邊。
即使葉林軒多次給他使眼色,周長安也裝作沒看見,堅定的站在了王丞相和離陽侯一邊。
因為有他的加入,支持實行戰時稅製的一邊,倒是顯得沒那麼單薄了。
除了他們幾人外,還有一些出身寒門的官員,也支持戰時稅製。
但相比起反對的聲音,支持的聲音還是小得太多。
太子陸元清舉棋不定。
他還未登基,如今皇帝昏迷中,隨時可能駕崩。
他能否順利登基,還需要這些大臣的支持。
他誰都不想得罪,最後隻說此事再議,草草結束了廷議。
雖然糧餉的事沒有解決,但全國征兵的命令,還是在離陽侯的固執堅持下,發往了各州衙門。
此令一出,全國各地積極響應。
僅是上京附近,就有不少的百姓報名參軍。
太學之內,小孔夫子正在向鄭院正遞交辭呈。
鄭院正狐疑道:“你是我培養的接班人,你此時辭職,所為何事?”
小孔夫子道:“我要棄筆從戎,去西北參軍。”
鄭院正感覺自己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胡鬨!你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文弱書生,參個鬼的軍?
當初楚家那丫頭要留你在甘州出仕,你都拒絕了。
你去當個大頭兵,屈才了!”
小孔夫子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敵國環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都要國破家亡了,我還做什麼學問?彆忘了,亡國書生不如狗!”
鄭院正也知道小孔夫子說得有一定的道理。
但他就是不想放小孔夫子去參軍,總覺得這是大材小用了。
想了想後,鄭院正道:“有一個去處,比你去參軍更有用,我舉薦你進東宮,做少傅。
陛下不久前曾向我谘詢過,誰可以教導輔助太子,擔任少傅一職。
我當時知道你無心仕途,便沒有舉薦你。
但今時不同往日,你若能呆在太子身邊,時時刻刻指點太子,為太子出謀劃策,起到的作用,遠大於你去當個大頭兵。”
東宮屬官,有太傅,也有少傅。
太傅是負責傳授知識教導太子的,而少傅,不僅要教導太子,還要管理東宮其他屬官,權力很大。
小孔夫子經過深思熟慮後,發現鄭院正的提議,確實更好。
如今太子監國,他曾經也是太子的老師,若是能取得太子的信任,暗地裡支持離陽侯的決策,不讓朝臣掣肘離陽侯的軍事決議,確實作用更大。
小孔夫子欣然接受了鄭院正的建議。
鄭院正當下便寫了折子,要求麵見太子,又親自去拜訪了王丞相。
過了幾日,小孔夫子果然被任命為了太子少傅。
有了小孔子在太子身邊教導,他又是參加過五州稅製改革的人,太子終於下定了決心,同意了實行戰時稅製。
此政令一出,舉國嘩然,世家大族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各地都出現了世家抗稅的風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