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等人像是從許春雨手裡接到了什麼了不得的稀世珍寶一樣,小心翼翼的接過在了手
裡,然後幾人腦袋挨著腦袋,急切的看著筆記本上的內容。
“好,好,好,實在是好啊!二狗媳婦兒,不愧是一年就能把人家學三四年的東西學到手的人,腦袋瓜子果然好使。”
大隊長由衷的佩服著。
許春雨被誇的小臉通紅,謙虛的表示,自己懂得也是一知半解罷了。
許春雨給大隊長想到的出路就是養雞。
如今才是1973年,距離活動結束,允許個體戶經營還要好幾年呢。
在此期間,市場上對無論是雞蛋,還是雞肉,都有很大的需求。
生產隊這個時候,如果以生產隊的名義,申請個養雞場,公社領導百分之八十是會同意的。
事情如同許春雨預料中的一樣順利,公社領導一聽三十五生產大隊如此的上進,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並且秉著一視同仁的想法,同樣也給三十五生產大隊批了一塊山頭用以建造養雞場。
如今已經入了冬,養殖小雞,隻能是在屋裡養了。
大隊長帶著許春雨子在生產隊晃悠了一圈,選了幾個擅長養雞的人,由許春雨帶領,去了縣城養殖場一趟,從養殖場裡買了一批小雞崽回來。
現在天氣已經很冷了,怕凍壞了小雞崽子,董成斌自告奮勇的跟運輸隊借了運輸車,親自開車將許春雨一行人,連帶著小雞崽子送回了生產隊。
一直安靜如雞的董東升聽說了自家兒媳婦兒帶著生產大隊眾人搞起了養雞事業,為了給
自己刷一波好感度,他特地找了關係,搞了一大車的煤球,親自開車給送回了生產大隊。
這三年來,董春梅雖然一直對董東升很冷淡。但,董東升對董春梅的態度,三年如一日的,溫柔寵溺。即便被拒絕,被驅趕,都不能改變他想要重新追回媳婦兒的決心。
但,董東升注定要失望而歸了。
現在的董春梅,一門心思放在了和女兒一起做手工製品送到許春雨那裡換錢錢的事業中了,根本無心關注其他。
許春雨一段時間會幫母女倆賣一次手工製品。
有時候是頭花,有時是發卡,有時候是衣服,有時候是鞋子。
許春雨有的時候會帶去供銷社幫忙代賣,有時候會直接掛到交易商城裡交易出去。
每次都能給母女倆難回來不少的小錢錢。
三年下來,母女倆攢在一起的小錢錢加起來,也有好幾千塊了。
母女倆如今兜裡有了票子,底氣足了不少,麵對董東升送來的一大車煤球,都能麵不改色的說一句“我們不要,你拉回去”這樣霸氣的話語了。
“這不僅是送給你們的,也是送給生產大隊的。你們要在大冬天裡養雞,那屋裡的溫度肯定是不能低了的,這些煤球,都是我找路子買的低價處理的煤球。可能看上去不那麼好看,但,一點都不耽誤取暖,用來燒爐子,燒炕,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生怕自己被妻子,不對前妻,無情的拒絕,董東升有
些卑微解釋著。
“媽,既然是送給咱們大隊的,那您就彆管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