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了這一步,老宅這邊的人就是不想寫也不行啊,最後隻能咬著牙將保證書寫了。
董東升已經徹底沒了再在董家待下去的臉麵了,將帶來的禮品放下,扭頭也走了。
搗亂的人走了,院子裡的氣氛,很快就恢複成了熱鬨。
朱文禮第二天就去了縣醫院上班。
這人也不嫌棄來回折騰麻煩,每天下班都要騎著自行車回董家住。
是的住董家。
朱文禮是這麼說的,他人生地不熟,唯一認識的人就是趙家二老和趙婉柔了,隻能投奔這三人了。
朱文禮就這樣留了下來。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來到了六月份。
生產大隊的第一批雞已經可以出欄了,期間老抱子又孵化了幾次雞崽子。
現在也都到了可以下蛋的時候了,唐梨決定帶著大隊長,大哥,一起去的縣城去和各大廠子友好互助。
然後就是成功的用雞和雞蛋換回了一大批的布料,米麵和糧油。
養雞場已經落成,隨著第一批的成雞的順利出欄,養雞場裡的小雞崽也擴增到了一百五十隻。
養雞場的員工已經不夠用了,在大隊長的主持下,又額外招收了幾次員工。
大哥,二哥,成功的被選中了,成為了養雞場的會計和技術員。
至於大嫂和二嫂,倆人沒去養雞場。
倒不是倆人沒選上,而是不想惹來不必要的猜忌和爭議,壓根就沒有去應聘。
許春雨見倆人長期圍著鍋台和地裡轉也不行啊,就想
了個讓倆人做口紅賣的想法。
純手工的口紅,製作手法很簡單,無非就是色素和蜂蠟。
這些東西,在生產隊隨處可見,很容易就能找到替代品了。
女人們,對於化妝品,很難不喜歡。
大嫂和二嫂也是一樣的。
幾乎隻聽許春雨說,就控製不住的喜歡上了做口紅的這份活兒了。
這裡是沒有加熱的燒杯的,許春雨謊稱托人從南邊買的,實際上從商城裡買了一套製作口紅的工具。
至於口紅殼,許春雨找了生產隊裡的一位木工,給了圖紙,讓人家幫忙定做了一批。
口紅的製作方法真的不難,倆人就跟許春雨學了一次就學會了。
這倆人估計是真的對這方麵感興趣,沒事兒就湊在一起研究各種色號。這可苦了生產隊周遭的各種顏色的花兒了,都快被這倆人給薅禿了。
不過倆人的努力,還是很有成效的。
真的被這倆人搞出了許多種色號的口紅。
經過自家人的數次實驗和嘗試,確認了口紅的保質期後,許春雨直接拿去供銷社,跟供銷社的領導談了。
供銷社的領導一直都是讓采購員,去南方那邊采購的。價格貴還不說,顏色還十分的單一,賣的雖然好,可是經常供應不足斷貨。
許春雨帶來的口紅,無論是顏色還是味道,都很不錯。
領導叫來了女售貨員,詢問女售貨員,同等價位的情況下,兩種口紅要買哪一種。
幾位女售貨員根本沒有猶豫,
十分統一的選擇了許春雨帶來的口紅。